山区县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南省嵩县为例

来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识别与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相比,山区具有地势起伏大、生态环境脆弱、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等特征。精准识别与优化山区“三生空间”结构布局,有利于缓解山区国土资源利用过程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嵩县为研究区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地域功能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融合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村庄普查数据、电子地图POI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集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GTWR回归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拟等多学科方法,以格网和乡镇为单元对2000-2020年间嵩县“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和未来“三生空间”结构分布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山区县域国土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1)从数量来看,生态空间面积最大,集中连片分布在县域东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深石山区;生产空间面积次之,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北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生活空间面积最小,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各个村镇。2000-2020年间,整个县域生产和生态空间数量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生活空间数量则呈现递增的态势。增加的生活空间主要位于县城及主要城镇,减少的生活空间主要位于县域东北部库区乡、大坪乡和田湖镇的村落;增加的生产空间主要位于饭坡镇镇区周边,减少的生产空间主要位于县城周边、旧县镇和车村镇镇区周边;增加的生态空间主要位于牛村镇镇区附近,减少的生态空间主要位于饭坡镇镇区周边。(2)从结构来看,生态用地转出数量最多,大部分转为生产空间,仅极少部分转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转出数量次之,转为生态空间比转为生产空间的数量稍多;生活用地转变幅度最小,大部分转为生产空间,少部分转为生态空间。其中,2010-2020年县域“三生空间”结构转型相比2000-2010年有所减缓,但在车村镇沿东西方向线性延伸的区域用地转型较为活跃,最明显的是生产用地转为生活用地,而在城关镇、大坪乡和旧县镇等其他乡镇地区生产用地转型为生活用地的斑块呈现散乱状分布在各镇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形成较为复杂的转移过程。2000-2020年,转出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其次是草地,最少的是水域。转入最多的用地类型是林地,最少的是湿地。不同时段内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和速度不同。2000-2010年图斑转出面积最多的是林地,耕地次之,转出最少的是建设用地;2010-2020年图斑转出面积最多的也是林地,草地次之,而最少的是水域。(3)在功能上,生产功能值基本保持稳定,但分阶段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特征;生活功能值大幅增加,分阶段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特征;生态功能值则呈稳定下降趋势。在空间重心上,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受地形限制,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北地势低而平缓的区域,2000-2010年生产空间重心向东北有所迁移,2010-2020年其重心向北偏西大幅迁移,整体上迁移距离为6455.07米;生活空间重心在2000-2010年向北迁移,2010-2020年向南迁移,但整体上重心向北迁移,迁移距离为415.80米;而生态空间重心呈不断向东迁移的特征,迁移距离为847.88米,但在2010-2020年迁移距离较2000-2010年幅度大。(4)“三生空间”演变是自然地理、地理区位、社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分析表明,各驱动因素对生产空间演变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社会因子>经济因子>自然因子>交通因子;各驱动因素对生活空间演变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区位>社会因素;各驱动因素对生态空间演变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区位。不同时期各因子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力大小呈现差异化的特征,各因子的影响力大小发生转变,且两两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水平相比单因子均有所增加。基于GTWR的分析表明,人口密度、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人均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以及第三产业比重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且随时间推移影响力大小发生改变。(5)引入ANN-CA模型,将社会、经济、生态等驱动因子定量化、空间化作为模拟条件,模拟2035年嵩县“三生空间”的空间格局和结构状况。模拟结果表明,2035年县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布局大体上沿2020年的空间格局方向发展,变化不明显。其中,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有所收缩,生活空间呈现小幅度集聚扩张的态势,受地形约束,生活用地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关镇、库区乡、田湖镇和闫庄镇,车村镇主要沿国道线性扩张。
其他文献
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而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良好的生态质量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河南省是一个工业发展大省,工业污染排放、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也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环境资源具备公共物品的特征,污染物排放行为本身也存在负外部性,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化解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问题,因此,合理的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学位
投资、出口和消费长期以来被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近几年随着国外经济形势压力和疫情原因,投资和出口对对经济拉动变得乏力,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最主要动力。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下,面临着疫情防控的重重任务,更应当充分发挥消费的作用,最近几年推行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相应的税收政策去刺激消费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且是有效的。影响居民消费的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因为边际消费倾向的规律是实际
学位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重点。税收作为调控宏观经济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既可以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又能调整商品价格影响居民消费决策,进而实现调控居民消费总量的目标。因此研究我国主体税种负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完善我国税制和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主体税种负担对消费产生的影响机制,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和各省数据,对增值税、消费税和
学位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社会活动能力、经济活动空间的空前扩大,产生了人口激增、土地资源过量耗费、环境污染、生态损害等全球性问题。人地关系处在激烈的竞争之中,限制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始的第一年,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变的重要之年,同时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间的良性协调,是当前面
学位
在全球面临生态问题和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受到消费者、企业以及政府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消费国,与此同时,废弃电子产品产生的环保问题越发严重,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废旧手机占据了废弃电子产品中的很大一部分。如不能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必将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以我国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为研究对象,针对正规与非正规回收渠道的管理
学位
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的时空变化是识别和划分生活、生产与生态等不同国土空间的重要依据,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初级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使用GIS技术和指标模型等方法对2000-2020年河南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区位熵、转移矩阵及相对变化率等4方面对20
学位
税收自愿披露制度是指国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逃税和漏税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自愿披露时进行认定和处理的制度。随着涉税信息自动情报交换机制的发展与各国税收征管能力的加强,对于纳税人既往未申报或申报不实的资产与所得如何处理成为各国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当纳税人出于各种原因未遵守税法规定时,自愿披露制度允许纳税人采取补救措施,主动回归到税收遵从体系中来,节约税务行政成本并带来大量财政收入。本文立足于博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出现的城市增长终结和城市收缩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西欧、北美的一些地区,对城市收缩的研究机构众多。国内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收缩城市存在城市人口减少和城市空间扩张并存的现象,这种收缩被经济、空间的增长所掩盖。然而,持续的城市空间扩张会进一步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如果缺乏连续的人口流入,政府在后续的财政收入上会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因此,正确认识城市收缩的现象,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政策从人人“有学上”转变到“上好学”,教育质量从“基本均衡”转变到“优质均衡”,学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工作不断推进。然而,学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以及城市的发展规划,缺乏城乡统筹规划协调等方面的指导,继而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学位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愈加显得重要。以往的社会发展很多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供应链便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加大,最明显的就是快递数量,随着购买物品的增多,快递包装以及废旧的物品也就越多,如果不采取回收措施,对环境无疑是有害的,而这需要供应链成员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因此以绿色供应链为切入点展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