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传统的优势发酵调味品之一,酿造酱油在我国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很高,是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也是发酵食品产业的重要经济支柱。但由于现代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及落后的传统生产技术,使发酵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人们对酿造酱油的安全性也提出了质疑。酿造酱油从原料的种植、贮存、制曲到酱醅的发酵等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这就使得酿造酱油的终端产品也有污染AFB1的可能性,会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为保障我国居民膳食的安全及发酵食品产业稳步快速的发展,对我国现阶段酿造酱油中AFB1污染现状的调查及如何控制发酵食品中AFB1污染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首先调查了酿造酱油中AFB1的污染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我国人群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程度;然后针对我国酿造酱油中AFB1的污染问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分析引起酱油中AFB1污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能安全、经济、高效控制酿造酱油AFB1污染的菌株;最后综合分析了该菌株对AFB1污染的防治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分析了我国陕西、山西、山东、辽宁、上海、浙江、广东、江苏8省市209份酿造酱油样品中AFB1的污染,发现AFB1在我国部分地区的酿造酱油产品中污染十分广泛,但污染水平较低,符合Normal模型,且未见超标样品,AFB1平均值为0.40±0.42ng/mL。运用Monte Carlo技术建立了我国部分地区酿造酱油中AFB1的人群暴露模型和人群风险模型,得出我国部分地区酿造酱油中AFB1的人群暴露量范围为00.385ng/kg bw/day,平均值为0.0417±0.0457ng/kg bw/day,暴露分布符合Logistic模型;引起的人群风险范围为3.87E-66.87E-3例癌症/年/100000人,平均值为1.42E-3±1.57E-3例癌症/年/100000人,整个分布符合Logistic模型。总体来说,南方酿造酱油中AFB1的污染水平、暴露量及人群风险都比北方高。2.为了确定AFB1的污染源,找到控制AFB1的关键点,跟踪监测了酿造酱油一个生产周期中AFB1及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现酿造过程中AFB1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酿造原料到发酵的第4d,AFB1含量(以干基计)呈下降趋势,并在发酵的第4d降到最低值;第二阶段从发酵的第4d到发酵的第12d,由于产毒菌开始产毒,使AFB1含量显著增加,并在第12d时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从发酵的第12d到发酵结束,产毒菌停止生长,同时AFB1发生生物降解,使AFB1含量又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酿造酱油中有50%的AFB1来源于原料,17%的AFB1产生于发酵前期,33%的AFB1产生于发酵中期。从酱醅中筛选出7株既能抑制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3.4408产AFB1,又能降解AFB1的丝状真菌,其中以FS10的防治效果最好,抑制率和降解率分别为80.33%和57.44%,通过菌株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3.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S10及其发酵产物与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3.4408共培养,研究FS10及其发酵产物对黄曲霉生长能力、产孢子能力、产AFB1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FS10发酵产物能抑制aflR和nor-1产毒基因的表达,并且对黄曲霉生长能力、产孢子能力、产AFB1能力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FS10,最大抑制率分别40.97%、100%和94.48%,其对黄曲霉3.4408作用的MIC和MFC分别为80μL/mL和320μL/mL,且FS10发酵产物中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是一种耐热的蛋白质。运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FS10发酵产物对黄曲霉孢子萌发、孢子及菌丝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FS10发酵产物能显著抑制黄曲霉孢子的萌发,引起孢子收缩、塌陷,降低孢子表面的粗糙度,破坏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胞死亡;同时使黄曲霉菌丝体发生扭曲,收缩变形,严重破坏细胞壁的结构,阻止菌丝体的生长。4.研究了FS10及其发酵产物对AFB1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FS10对AFB1的降解是一种酶促降解。且AFB1的降解酶是一种不耐热的胞外酶,用8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时,粗酶液的酶解作用最强。该酶的最适酶解pH为6.0,最适酶解温度为40℃。通过Ames实验评价了FS10的发酵产物及AFB1降解产物的致突变性,发现FS10的发酵产物及AFB1降解产物没有致突变作用。并对AFB1降解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和LC-MS分析,发现AFB1经降解酶作用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且产生了分子量为286的物质M。因此,推测AFB1降解产物的降解途径为:降解酶通过水解作用打开了AFB1的内酯环结构,生成具有β-酮酸结构的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生成了M,使得AFB1的毒性大大减弱。
其他文献
目前,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最主要的任务。至今为止,对于单一的脱硫、脱硝方法,国内外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脱硫脱硝方法有上百种,但工业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全球儿童和成人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尽早采用疫苗预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2010年, 13价肺炎球菌
根据苏里格气田苏6区区域沉积背景,充分应用工区取心井盒8段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盒8段气藏储层岩石学特征、原生的泥岩颜色、粒度特征以及沉积构造等相标志进行了综合
【研究背景】增生性瘢痕是人类皮肤真皮受损后,局部以大量胶原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大量研究表明,作为瘢痕中的最主要细胞成纤维细胞,其活化、增殖、合成分泌胶原以及分
纳米粒子以其独特的光、声、电、磁、热、催化、力学、化学活性等性质及巨大潜在的高科技应用前景,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陶瓷以其优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
TiO2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杀菌、除臭、防污等功能;其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使用安全,作为新一代净化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制约了TiO2光催化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并通过往釉料中掺入纳米TiO2的方式制成抗菌、自清洁陶瓷。考察了醋酸量、水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以及TiO2的加入量、掺杂A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用放免法测定血、尿
发光陶瓷釉市场前景看好,本研究重点介绍Sr2MgSi2O7:Eu2+,Dy3+发光陶瓷釉的制备过程,探讨了发光陶瓷釉配方、制备工艺等对发光陶瓷釉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各种工艺条件、参数
制备了SiO2-Zr3(PO4)4改性的TiO2粉体,将其添加到陶瓷釉料中,研制出了TiO2光催化抗菌陶瓷,分别就改性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和TiO2光催化抗菌陶瓷的光催化抗菌机理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