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河流型水源腥臭味物质识别与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感官指标,近年来人们对于饮用水中“臭和味”指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河流型水源由于其开放性的水体特征,更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嗅味问题产生的原因更为复杂。相对于湖库型水源,国内外有关河流型水源中嗅味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前期调查发现,南方某些河流型水源中常年存在腥臭味和土霉味,特别是腥臭味其原因物质及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本论文以南方某河流型水源为主要对象,在建立基于感官气相色谱-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复杂嗅味物质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复杂嗅味物质的识别和定量分析、主要嗅味物质的评价以及水厂工艺处理效果等腥臭味物质的识别、定量及控制技术研究,为我国饮用水嗅味问题的有效管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建立了针对河流型水源复杂水质条件下的嗅味物质识别方法。建立了利用计算保留指数将感官气相色谱获得的嗅味峰(包括嗅味特征和保留时间)进行标记,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对关联的嗅味峰进行物质解析,并利用标准物质对化合物及其嗅味特征进行进一步确认的嗅味物质识别方法。同时建立了一种基于液液萃取-全二维色谱分析的多种嗅味物质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共涵盖54种常见的特征嗅味物质,检出限均在相应物质的嗅阈值以下。  (2)识别出南方某河流型水源中的主要嗅味物质。对常年存在腥臭味(FPA5~8级)和土霉味(FPA4-7级)问题的该河流进行嗅味识别,共发现识别26种嗅味物质;通过嗅味活性指数比较,发现双(2-氯异丙基)醚、二甲基二硫醚、二乙基二硫醚等为腥臭味的主要原因物质,主要腥臭味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嗅味协同(增强)效应,主要土霉味物质对腥臭味具有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  (3)评价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复杂嗅味的控制效果。在臭氧投加量1.0mg/L条件下,O3-BAC工艺可以有效控制腥臭味、土霉味及不同浓度的主要嗅味物质双(2-氯异丙基)醚、二甲基二硫醚、二乙基二硫醚、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然而沉淀工艺段出水中嗅味强度和主要嗅味物质浓度显著提高,表明有必要加强沉淀排泥管理。  本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嗅味物质识别方法,并成功将该方法用于南方某河流型水源的腥臭味的识别,为饮用水嗅味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金属铜(Cu)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电催化CO_2直接产生多种高附加值碳氢产物的金属催化剂。然而,Cu类催化剂存在过电位较高,催化选择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目前Cu类催化剂主要为氧化还原铜(OD Cu),OD Cu催化活性中心Cu~+在催化过程中易被还原为Cu~0,造成稳定性差等问题。所以,寻求高效催化剂来替代OD Cu催化剂仍是目前的重大挑战。我们设计并合成了铜离子掺杂氧化铈(Cu-CeO_2)新型催
论文采用薄膜的多层膜系分析方法建立了FBG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的理论模型。由于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膜系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受热情况下,膜系会受到自身热膨胀及基板应力的作用
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对泰娜的回忆,目光回到了画面上已布置好的草图。画面上有黑、黄、白三种肤色的美神,黑人美神翘首放飞和平鸽,白人美神一手挥着橄榄枝,一手呵护着白、黑种肤
疫情之下,笔者从生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实践,从而提高线上教学实效性:关注学生学习工具,让学生更有条件参与线上学习;采取101教育PPT授课,让学生更有兴趣
采用非晶晶化法可以制备出分布均匀且致密的SiO,,2>一A1O一ZrO(SAZ)系新微晶陶瓷。本文通过X射线物相分析(X—ra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IR),对SAz系非晶的晶化
干湿交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的限制,复杂土壤中微生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规律仍不清楚。针对我国江苏常熟湖泊底泥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在室内开展湿润-风干
高浓度有机污水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其污染物浓度高,污水很难生化降解,至今为止,尚没有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为解决石化企业高浓度有机化工污水处理的难题,以兰州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首次通过粘度匹配原则找出PBT、PET在一定温度采用高剪切粉末共混造粒,可以制备出均匀性较好的共混切片,并探索出合适的工艺,成功地开发出PBT/PET共混纤维,并在此基础上,本文
学位
免疫系统稳态的维持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之一,外源化合物的暴露可以导致免疫毒性效应,破坏免疫系统平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环境污染物暴露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