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的质量评估及暴雨的多尺度分析和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雨洪涝灾害是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本文首先从提高雷达资料的准确性角度出发,研究了雷达系统的质量评估。 利用探空资料和NCEP每隔6小时的1°×1°的资料对发生在2008年8月25日上海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雷达资料研究造成此次短时强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并结合中尺度数值研究模式WRF进一步了解此次暴雨系统的特征,得出结果如下: (1)通过建立的雷达系统评估指标分析,我国雷达系统的可靠性是逐步增长的,S波段雷达可靠性较高,其中SA雷达的可靠性最高。 (2)风场是灾害性天气的气象要素中的关键因子,风场垂直结构的顺滚流预示着坏天气的开始,结合分析θ、θse、θ*木三位温的垂直结构对预报强天气有很好的作用。 (3)高低空急流轴的强度在此次上海突发性暴雨发生前6小时有明显加强,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此次暴雨的重要动力条件。 (4)卫星云图上TBB梯度极大值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时空对应关系;TBB低值中心与暴雨落区在空间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时间上有1-2小时的提前性。 (5)对流单体群中一个发展成熟、包含着辐合型弱中气旋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造成此次强暴雨。
其他文献
双眼墙结构在强台风中经常出现,是引起台风强度和结构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双眼墙结构出现后,外眼墙逐渐增强并内缩,此时往往表现为台风强度的变化,随着外眼墙进一步加强、内缩,内
华南的前汛期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且分布极不均匀。对2008年前汛期广东省最强的“2008.6.13”珠三角暖区强降水的中小尺度系统和动力热力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华南前汛期暖区
我国夏季的天气气候特征与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层的南亚高压关系密切,夏季在对流层高层处于庞大的南亚高压东侧,对流层中、低层处在活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因此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雾的危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尤其对人口密度高、城市群集中、经济发达、同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于长江
期刊
传统的全球气候模式水平尺度远远大于自然界中云的水平尺度,影响了气候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将一种称为随机云产生器(SCG)的次网格云描述方法以及与之相结合的辐射计算方
本文使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整编的2001-2006年的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资料,首先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尺度季节变化特征、区域分布情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全球客观分析NCEP/NCAR资料以及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这次过程中的中尺度重
利用全国631(743)站1951-2004年逐日降水资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以及NCAR/NCEP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对近50a以来我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平均特征、年际变化、时空分布特征、极
世界杯历史悠久,足迹遍布各个大洲,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共有32支球队,共计通过64场比赛来角逐最后的冠军,比赛时间从2014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