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区域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特征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东北区域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日益恶化,另外,东北区域冬季漫长,气温较低,路面多积雪、湿滑,导致较为独特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排放因子是描述机动车排放特点的主要参数,分析污染物排放因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机动车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长春市为例,通过IVE模型、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及车载测试三种方式获得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建立排放因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理关系,进而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国Ⅵ轻型汽油车在典型道路上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对启动排放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实测结果对基于模型和指南的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并对IVE模型进行修正,进而采用修正后的模型建立长春市可靠的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库。最后,分析长春市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特征,并提出降低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排放标准、累积行驶里程度及速度是影响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重要因素;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及减排潜力逐渐缩小;随着累积行驶里程的增加,机动车劣化速度逐渐加快;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随速度增加呈规律性变化,其中VOC排放因子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他污染物排放因子随速度增加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形态,具体与排放标准、燃料类型等因素有关。受油改气改装质量的影响,轻型CNG燃料车未起到减排效果,CO、NOx、VOC排放因子分别为国V汽油车的2.3、15.5和5.7倍。长春市载客汽车启动排放贡献率较大,常温下百公里启动排放贡献率θ高达20%,提高发动机初始温度可有效降低θ值。指南和IVE模型对长春市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存在一定程度误估,尤其对CNG燃料车,误差达10倍以上,本地化修正后可有效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呈现典型时空间特征;其中,白天呈典型的双峰分布,即早晚高峰较大,其他时段较小;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居民路;同时,受车辆汇集影响,道路交叉口、广场环路和快速路出入口处污染物排放因子较大,约为道路中间段的15倍。综上,研究认为,为降低长春市载客汽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应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提升燃料品质,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普及力度;强化油改气车的监管力度,尽量采用原装车,以避免改装车进气系统与发动机不匹配带来的污染物提升问题;同时,为改善长春市机动车运行工况,应优化交通组织结构,进一步发展轨道交通,重点解决中心商业区主要道路、快速路出入口及广场环路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应强化机动车I/M度,加快老旧车辆淘汰进度。
其他文献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抽采出来的煤层气大多为CH4浓度低于30%的低浓度煤层气,无法直接利用,大部分只得排放到大气中。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率的关键在于从CH4/N2混合气中分离浓缩CH4。活性炭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制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工业上变压吸附法分离CH4/N2的主要吸附剂。根据吸附势理论,孔径分布在0.38-1.50 nm的吸附剂最有利于CH4吸附,但目前活性炭制备存在孔
红外成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全天时工作等优点,因而在飞行器导航、制导等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对城区建筑物的检测识别,是视觉导航的重要组成环节,满足飞行器自主精确导航、避撞等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上述飞行器导航、避撞等应用背景与需求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红外成像原理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而分析了红外成像特性和城区背景特性。面对红外图像相对可见光图像呈现出低分辨
行人重识别(Re-ID)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研究重点,在智能安防刑侦工作及图像检索等场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给定一个监控视频的行人图像,跨摄像机识别出该目标的所有图像。由于图像拍摄时间、地点不同,同时考虑到光线、角度、姿态的差异性,外加行人容易受到检测精度、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行人图像的重识别率仍旧面临很大挑战。本文针对行人图像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人重识别系统设计方案,有效提升了行
现阶段,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产品或清洁能源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电解质的性能及安全性正逐渐成为影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桎梏。因此,亟需研发出新型电解质以解决上述问题。离子凝胶电解质作为一种新型准固态电解质,结合了离子液体和固态基质的特性,不仅拥有离子液体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而且表现出固态基质的高机械强度。更重要的是,离子凝胶电解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在高强度混凝土中,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粘聚性、抗离析性,可以凭自重穿过复杂绑扎的钢筋,无需振捣即可填充到模型的各个角落,非常适合体型大、施工难度高的工程。然而现有关于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多集中在其配置领域,对其现场抗压强度检测依旧采用留置立方体试块的方法,然而留置的试件与混凝土实际工作时的受力状态不同,并不能真实反应混凝土实际工作强度,且若试块遗失、或对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存在
技术演化路径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员理解某一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趋势,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决策,反过来促进科技体系的发展,技术演化路径研究逐渐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但现有技术演化研究存在忽略时间节点、研究数据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领域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方法体系,从多个角度科学、全面地实现了技术演化路径的挖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技术演化路径研究。第一,
畜禽血液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以猪血红蛋白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处理,获得二肽和三肽含量丰富及生物活性强的酶解产物,从而提高猪血红蛋白的利用效率。通过虚拟酶解筛选出合适的蛋白酶,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了蛋白酶的酶解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猪血红蛋白酶解产物(PBCH);分析了酶解产
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基础教育设施作为基础教育的空间载体,其在空间布局中的合理性以及对教育资源的匹配程度影响着公众是否享有平等的教育服务。十九大报告对于新时期教育资源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配套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公平俨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基础教育设施的供需问题呈现动态的发展变化,如何合理布置基础教育设施、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导致近海生物栖息环境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广西当地红树林和滩涂生态系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有关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对土著微生物群落影响未见有人报道。本实验采用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分析不同入侵程度互花米草入侵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纯培养方法分离不同入侵程度互
工业锅炉是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其能源消耗在我国高耗能设备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电站锅炉。科学可靠的能效测试是实现工业锅炉高效用能的前提性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基于(TSG G0003-2010)、(GB/T 10180-2003)和(TSG G0002-2010),这些标准和规范的测试方法均采用热平衡分析法,只考虑能量在数量上的守恒关系,而未考虑品质上的差别,导致热效率等评价指标难以全面地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