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铜过氧化物活化C=O和C-N键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酶功能模拟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前沿课题之一,经过长期的努力,模拟酶逐渐被研制和开发出来。通过生物酶使小分子活化,是当前生物化学领域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随着世界经济地增长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小分子活化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通过金属化合物将那些常见廉价的小分子,转化成高价值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化学手段。然而,由于小分子一般是非常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将其活化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工作主要是对碳酸酐酶和铜氧化酶功能模拟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将稳定的小分子进行活化和转化。主要工作如下:  1、碳酸酐酶:  ①通过控制CO2和O2的气氛比例,发现当O2浓度低(<10%)的时候,才能合成出二聚四核碳酸铜化合物[Cu(DPA-iBu)]4(μ2-CO3)2(PF6)4·2MeOH;而当O2浓度高(>30%)的时候,得到双羟基铜化合物[Cu(DPA-iBu)(OH)]2(PF6)2,经验证,它是生成三核碳酸铜化合物[Cu3(DPA-iBu)3(μ3-CO3)(MeCN)2(H2O)](PF6)4的中间体。  ②从大量的实验推测出,高氧化态的铜过氧化物Cu2(O22-)很可能是生成二聚四核碳酸铜化合物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可以氧化比较稳定的双分子CO2成CO32-,碳酸根离子再与双羟基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酸碱中和,失去两分子水,而生成二聚四核的碳酸铜化合物。该工作说明了[Cu(DPA)]体系能够有效地稳定高氧化态的过氧化物中间体,并具有较强的活性,能够活化一些如CO2这类稳定的小分子。  2、铜氧化酶:  ①通过铜过氧化物中间体,在碱性Et3N条件下,我们成功实现将底物的C-N键活化及氧化,使它转化成酸化合物[Cu(DPA-Ph)(PyCOO)](CF3SO3)。  ②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合物反应的实质,我们对反应条件和底物进行了研究。最终,通过对类似底物的探究,我们发现,底物上胺基的取代基的性质对反应影响很大,具有吸电子的苯基取代基,可以使反应顺利进行,而如CH3这类供电子的取代基,则抑制了反应的进行,最终生成的产物如化合物[Cu(DPA-Ph)(PyNHCH3)](CF3SO3)2和[Cu(DPA-Ph)(PyNHC8H9)](CF3 SO3)2。另外,那些含3个N原子的三齿底物,在反应中,由于底物自身的强供电子性能,最终会发生自身螯合,如[Cu(DPA)2](CF3SO3)2和[Cu(DPA-CH3)2](CF3SO3)2。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从整体上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生命科学对生命活动功能的真正执行者--蛋白质展开了全面研究,蛋白质组学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
以血红蛋白为基础的红细胞代用品是血液代用品的一种,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本文在同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血红蛋白的纯化、修饰和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的安全有效性进行了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应用镀铂Nafion膜电极的苯加氢反应,证明该反应为扩散过程所控制.采用热压的方法制备气体扩散电极.根据正交实验的结果确定了最佳的热压条件:热压温度150℃,
  miR168 has ability to regulate expression of Augounaut1,which is considered as most effective element in miRNA regulation.In tomato,over-expressed miR168 ca
会议
有机染料分子的光物理化学性能对环境比较敏感.所以本文将有机染料分子引入介孔分子筛的孔道,构筑主-客体材料.通过改变介孔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孔道大小以及在介孔分子筛的骨
本研究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以HCC工艺催化剂LCM-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 1)大庆常压渣油是非常理想的催化裂解原料,催化剂LCM-5对大庆常压渣油的催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有机玻璃。传统生产MMA的工艺路线为丙酮氰醇法(ACH法),但此方法的原料剧毒,对环境危害极大,亟需开发可以替代ACH法的
本文综述了二甲醚的性质、用途和生产工艺进展情况,并对二甲醚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浅析.详细比较了目前国内外生产二甲醚的不同方法、工艺,并分析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在传统二
胞外SOD(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是一类存在于人体胞外体液中重要的抗氧化酶,主要功能是清除细胞外产生的多余的超氧离子(O),并由此引发多种药理学作用.
该文研究了以醋酸钴、醋酸锰和四溴乙烷为催化剂,180-200℃范围内间二甲苯和间甲基苯甲酸液相催化氧化的反应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中间二甲苯、间甲基苯甲醛、间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