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梨产区胴枯病病原菌种类多样性及梭状间座壳菌与白梨的互作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梨生产和消费大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梨胴枯病在我国危害严重,导致梨树枝梢及剪口处枯死、芽周及桠叉处坏死并沿着枝干不断扩展,严重时引起整株梨树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对我国梨产业的发展构成较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梨主产区胴枯病的广泛调查、样品采集、病原菌分离及种类多样性分析,以明确我国不同梨产区胴枯病菌的种类及其分布状况,来源于梨的间座壳菌在形态特征、致病性及基因序列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间座壳菌及其侵染后的梨枝干组织进行测序及数据分析,拟从转录组水平阐述间座壳菌在不同侵染阶段的致病机制及寄主白梨的防御策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间座壳属病原菌提供新的信息,并为系统研究间座壳菌的致病机制和梨的抗病机理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梨产区胴枯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多样性研究自2014年至2017年,本研究从中国12个省市(重庆、福建、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云南和浙江)梨产区主栽的砂梨(Pyrus pyrifolia)、白梨(P.bretschneideri)、秋子梨(P.ussuriensis)和西洋梨(P.commmis)上采集表现胴枯病症状的枝干样品286份,通过组织分离法共获得453个梨胴枯病菌分离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从中选择1 13株作为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位点序列(包括ITS、TEF、CAL、HIS和TUB)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菌落形态、无性态及有性态等)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分属于19种间座壳菌,其中已知种13个,分别为山核桃间座壳菌(Diaporthe caryae)、紫荆间座壳菌(D.cercidis)、城固柑橘间座壳菌(D.citrichinensis)、榆树间座壳菌(D.eres)、梭状间座壳菌(D.fusicola)、大麻间座壳菌(D.ganjae)、香港间座壳菌(D.hongkongensis)、稠李间座壳菌(D.padina)、桃间座壳菌(D.pescicola)、大豆间座壳菌(D.sojae)、桃树间座壳菌(D.taoicola)、蜜柑间座壳菌(D.unshiuensis)和毡状间座壳菌(D.velutina);新描述种6个,本研究首次将其分别命名为尖锐间座壳菌(D.acuta)、重庆间座壳菌(D.chongqingensis)、黄褐间座壳菌(D.fulvicolor)、小间座壳菌(D.parvae)、刺状间座壳菌(D.spinosa)和早白酥间座壳菌(D.zaobaisu)。19种间座壳菌的代表菌株接种到活体翠冠梨苗上均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结果证实这些种均为梨胴枯病的病原菌。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梨种引起梨胴枯病的病原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病原种类多达19种,而长江以北地区则仅有2种;砂梨和白梨的病原种类分别为15种和7种,西洋梨和秋子梨则各仅有1种。结果表明D.eres在12个省均有分布,可危害4种梨,是中国梨胴枯病的优势病原种。本研究是除D.eres外的18种间座壳菌引起梨胴枯病的首次报道。研究表明,中国梨胴枯病的病原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分类结果显示,19种病原间座壳菌中的12个种分属于D.eres、D.sojae和D.arecae三个复合种;形态学特征观测结果显示,病原间座壳菌的不同复合种的菌落色素沉积和a型分生孢子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致病力和寄主范围测定结果显示,病原间座壳菌的不同种对不同种质的梨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D.fusicola和D.chongqsingensi致病力最强,砂梨对病原间座壳菌最敏感,而西洋梨和秋子梨抗性则较强。除梨之外,19种病原间座壳菌中的13个种还可侵染苹果(Malus pumila)、桃(Prunus persic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柑桔(Citrus reticulata);交配型检测结果显示,19种病原间座壳菌中的13个种为异宗配合型菌株,仅D.sojae为同宗配合型,但D.unshiuensis、D.hongkdongensis、D.cercidis和D.eres菌株中既包含同宗配合型也存在异宗配合型。2.梭状间座壳菌及其侵染白梨枝干组织的同期转录组分析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梭状间座壳菌D.fusicola强致病力菌株DK371及其侵染后的白梨枝干组织进行测序,质控后的转录组数据显示,各样本共获得了有效RNA测序数据量为3.3-13.2 G,Q20、Q30以及CG值均达到高质量标准。对间座壳菌不同侵染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筛选,D.fusicola转录组和白梨转录组分别筛选到2103和9788个DEGs。并对其分别进行GO注释分类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前期(接种后4d)病原菌D.fusicola的代谢过程较发病后期(接种后11d)更为旺盛,相对地,寄主白梨在发病后期开始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抵制病原菌的进一步侵入。利用转录组数据深入挖掘寄主白梨对D.fusicola侵染后的应答反应,明确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植物激素信号通路、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以及多种转录因子在白梨应答D.fusicola侵染的免疫反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在白梨和间座壳菌互作过程中,白梨在发病前期主要依赖PTI反应,发病后期ETI反应被逐步激活;同时白梨的应答反应还依赖SA、ABA及ET等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的共同作用,而JA和IAA等信号通路受到拮抗作用未被激活;在白梨应答间座壳菌侵染的发病前期,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处于激活状态,其中与木质素、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本研究通过对D.fusicola侵染白梨时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进行注释,深入分析D.fusicola对白梨的侵染适应性,结果显示,D.fusicola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及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数量均接近于半活体营养型真菌,且主要通过降解木质纤维素和果胶完成其对白梨的侵染。本研究对D.fusicola菌株DK371侵染过程中的候选效应子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到14个最有可能为效应子,其中有4个基因在发病前期和发病后期均显著上调表达,从中选取两个候选效应子(Dfcp1和Dfhp1)进行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DNA测序结果和RNA-seq数据完全一致,且序列在间座壳属真菌内较为保守。荧光定量实验结果证明了Dfcp1和Dfhp1基因在D.fusicola侵染时期均显著上调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D.fusicola对白梨的侵染过程。
其他文献
一、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为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1992年,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邓小平同志于春天南巡发表重要谈话;二是金秋时节中
引入复距、视长、实长、复角、视角、实角、对偶图象等一系列新概念,系统阐述复空间中的几何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人·鬼·情》被学者誉为唯一一部中国“女性电影”,它通过描绘男权社会中“女演男”的女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心理历程,淋漓尽致地显示了现代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所作的抗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营产生了重要影响,XH医院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全院全年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运用项目叠加法核算全年开展的805个DRG病组
目的提高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急诊室救治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就其临床特点、伤情判断及诊断治疗等
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五种情感因素,即动机、焦虑、自尊心、移情和课堂交流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将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引进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这种结果,通过已知条件建立起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的恒等式,得到以待定系数为元的
在民主化趋势下,公众已不满足于仅在国家法律中的享有公民权益,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公众参与的途径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以切实保障公众的权益。文章中理性分析了公众参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和采用免疫发光底物法检测血清中AFP浓度。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临床意义。
建设、整合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化工实验实训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