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研究(1932-1938)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在久经战乱、经费紧张的条件下,进行初等教育实验探索。在1932—1938年的六年间开封教育实验区开展了“廉方教学法”实验和“二重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民国时期的政府工作报告、期刊报纸等原始资料,首先对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基本状况进行梳理,然后对实验区开展的实验活动进行探析,从而为当前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以开封教育实验区为研究对象,将时间限定于民国时期(1932—1938),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察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兴办与发展,其中兴办背景包括教育实验思潮及运动的驱使、河南初等教育改革的牵引、教育家的积极倡导和参与三个方面;发展历程分为起步、发展、转折、推广、衰落五个阶段,以此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纵向研究提供历史线索。第二部分,厘清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主要从开封教育实验区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规章制度的设立、各部门工作的运行三个方面来梳理其内部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探究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实验活动,主要介绍了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活动过程,其中实验方案包含编制、课程、教材、教法等主要内容;实验活动的开展是分期进行的,包括以识字教学为主、从识字到读书、开始自由阅读的三期教学活动。第四部分,评析民国时期的开封教育实验区,先是归纳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实验特点,然后总结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实验成果,最后对开封教育实验区产生的历史影响以及开封教育实验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结语部分,以民国时期开封教育实验区一直探索的教育主题——“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经济的?怎样才能有效?”为切入点引发思考,以期为我国当前教育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亚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在承认亚文化存在一定消极作用的前提下,主要论述亚文化
恶之为花,其色光艳而冷彻脊骨,其香浓郁而幽远,其态精俏而邪魅,其蕴崇高而延绵,它绽放在地狱边缘,释放其阴冷而波动心弦的独特魅力。恶与美的完美交织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类在这个家园里诗意地栖息。"语言和人类的关系无比密切,它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粘合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然而,这个对人类贡献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分析自我形象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5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乳腺癌自我
<正>随着混沌科学的迅猛发展,当前在经济、金融研究领域,对经济、金融系统行为的混沌分析已成为一大热点,由此发展起来的混沌经济学大大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现实的描述能力。股
介绍了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在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首先引入了能量替代变量对无量纲运动方程进行推导,使得运动方程和优化问题易于处理,考虑严格的过程约束和终端约
<正>王实甫著《西厢记》的原本已经失传,今天能见到的均为明清刊本。至今明刊《西厢记》尚存近四十种,清刊《西厢记》也有近四十种,另有近人校注本五十种左右。现对所存各类
中职学生的伦理道德在我们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职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下降,因此,加强其道德品质教育变得至关重要,作者所在的学校在护
<正>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并逐渐从城市学校辐射到乡村学校。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后现代环境伦理强调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偏差,摒弃旧有的、孤立的自然观,拓展自然应有的内在价值,用整体主义的观点看待自然,主张限制人类利用自然为自身造福的权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