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是由法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是治疗胃炎的传统方药。本课题为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药学基础研究。研究分为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半夏泻心汤的文献综述和处方中各味单药的现代研究;第二部分为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提取、干燥及成型工艺研究;第三部分为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第四部分为初步稳定性研究。  目的:  1.对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提取和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提取和成型工艺;对优化出的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制备工艺进行放大试验,确定稳定可行的中试放大工艺。  2.建立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草案)。  3.考察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稳定性,确保其质量稳定。  方法:  1.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根据处方各药味的理化性质,以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醇提工艺;以浸膏率、盐酸小檗碱、黄芩苷、6-姜辣素和甘草酸铵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水提工艺;以颗粒成型性、休止角、堆密度、吸湿性和溶化性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成型工艺,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通过中试放大实验进行工艺适应性考察,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2.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中的黄芩、黄连、干姜;采用UV-HPLC法进行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  3.初步稳定性研究  通过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稳定性。  结果:  1.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  黄连加入17倍量8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次、3h,滤过;药渣与其余6味药混合,加入23倍水提取3次,提取2.5h,第一次加9倍量水,提取1h,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h,第三次加6倍量水提取0.5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药液比重约为1.3,70℃下真空干燥,加入糊精、甜味素,制粒,即得。  2.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连、黄芩、干姜进行了鉴别,分离效果好,阴性无干扰。小檗碱含量测定标准曲线为y=37396x-8965.6( R2=0.9998),在0.1359μg~2.7189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47%,RSD为1.67%。黄芩苷含量测定标准曲线为y=32227x-11022( R2=0.9998),在0.29258mg~7.31472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1.46%。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以此为基础建立建立了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草案)。  3初步稳定性结果制剂的性状、鉴别、检查、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微生物限度在常温1年,加速6个月中,符合标准。  结论:所确定的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工艺条件能适应较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建立的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质量标准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质量;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具有较好的初步稳定性。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一直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判,认为它只是一个新名词,不是一个新理论.这些批判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知识变成了知识素质,智力变成了智力素质、技能变成了
井间地震波、电磁波及电阻率层析成象技术,由于对地下结构有很高的分辨率,已在金属矿、油气藏、工程及水文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个界面面向用户的井间地球物理层
19世纪末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普遍地干预教育制定了许多教育政策,但是,现实中的教育政策并没有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样解决教育问题.相反,由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政策所引发
中学生要不要学习达尔文“进化论”?在进化论已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今天,这个看似不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却在美国教育领域内及社会各界中引起了激烈的纷争,就连布什总统也在2005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历史关键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德育工作如何塑造适应新时期人才的道德灵
目的:制备可用于静脉注射的普朗尼克F127-九节龙皂苷-Ⅰ(Pluronic F127-ADS-Ⅰ)载药胶束,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以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并通过大鼠体内药物代谢
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做好网络扶贫工作,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是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创新模式和有效途径“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起始阶段(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和优化阶段(2003年6月至今)。校本课程起始阶段,以落实课程形式为导向、分科开设课程,仅以课程多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phase-sensitiv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sensor based on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 is proposed to monitor the 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