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异构网络中多点协作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通信热点区域的用户数量及业务量不断增长,原有的稀疏部署的异构网络的容量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宏小区范围内部署更多的低功率节点进行“补热”。密集部署场景中,基站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减小,频率资源复用率提高,使系统容量得到提升。但密集部署会造成小区之间重叠更多,在重叠区域用户可能会受到严重的跨层干扰和同层干扰,干扰环境更加复杂。大量部署的低功率节点还会增加网络能耗。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s Transmission,CoMP)技术通过节点以多种可能的方式为用户进行传输,从而缓解用户受到的干扰。在密集异构网络中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CoMP技术,能够解决网络中边缘用户受到严重干扰的问题,提升网络频谱效率、能效等性能。为了缓解干扰,提升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本论文研究密集异构网络下的多点协作技术,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点协作技术。我们将降功率方案与动态节点静默(Dynamic Point Blanking,DPB)结合,并引入用户投票方法,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节点降功率(Dynamic Point Reducing Power, DPRP)机制。通过边缘用户投票选出每个基站对边缘用户干扰最大的若干资源块,在这些资源块上进行降功率传输。同时,在低功率节点层的边缘用户引入协作集可以交叉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 JT),可以进一步缓解pico层边缘用户受到的严重的同层干扰。(2)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小区的多点协作技术。该技术将用户分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在边缘用户中引入虚拟小区,以边缘用户为中心由多个低功率传输点形成虚拟小区,将原本处于小区边缘而通信质量较差的用户置于虚拟小区中心,从而“消除”边缘用户。同时在中心用户中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DPRP,缓解中心用户受到的干扰。
其他文献
随着未来光网络在网络灵活性和传输容量两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信号无误码传输的保障——全光信号性能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众多的信号性能参数中,可衡量信号噪声
作为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在生活中逐渐变成不可替代的随身用品。由于手机设备的移动性强、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等优点,使其
研究背景:辐射损伤对人的潜在风险随着核技术与核能的应用与发展相应增加,癌症放射治疗、宇宙空间探索等都会导致一定的辐射损伤。人在短暂时间之内受到高剂量游离辐射所导致
随着移动网络的流量激增,基站的数量迅速增长。由于蜂窝网络中用户的移动性和移动网络服务的特性,网络流量的变化波动十分明显。由于小区部署是为应对峰值流量设计的,在流量
目的:分析共刺激分子CD58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致病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AML的预后分层系统,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本研究
得益于近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对各类复杂系统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一个方向是对人类以及其他具有能动性的生物群体在空间运动方面的行为进行研究。在生物群体的的迁徙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肾病(DKD)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干预作用,以及
物联网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网络是一个低功耗有损网络(LLN)。低功耗有损网络中的节点在内存、能耗和运行功率等方面受到诸多制约。怎样使得L
随着未来移动通信数据业务量和智能终端数量的增加,当前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增加新的频谱资源已经是势在必行。非授权频段蜂窝网络是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将授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更有社交应用的流行,无线社交网络构成了越来越多地用于流媒体等多媒体内容分发场景。无线社交网络由无线移动设备构成,在地理位置上聚集,在内容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