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Ⅰ基因序列和GBS技术的大蠊属4个物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初探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1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laneta)俗称蟑螂的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及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4 个物种共20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序列和基于测序基因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大蠊属4个物种进行分子鉴定,弥补传统形态鉴定的不足;同时,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初步分析,以期了解4个大蠊属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相关后续基础应用研究奠定一定的分子基础。经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在4个大蠊属物种203个样本的COI基因658bp序列中共检测到118个变异位点,定义了 20个单倍型。(2)4个大蠊属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0.0025;4个大蠊属物种间遗传距离为0.08~0.13,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0.11。(3)在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上,所研究的4个大蠊属物种的序列各自聚集为一个独立分枝;在系统发育树上,黑胸大蠊位于基部,美洲大蠊位于顶部,表明前者是较早分化出来的物种,后者是较晚分化出来的物种。(4)基于GBS数据的结果显示,4个大蠊属物种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4242~0.7044,表明4个大蠊属物种间遗传分化程度高,可明显区分为不同物种。(5)对4个大蠊属物种的GBS数据搜索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发现存在7种碱基重复类型,其中3碱基重复类型最多;经SSR聚类及多态性评估分析,筛选出可用于两两物种鉴定的83个SSR标记位点。(6)基于GBS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澳洲大蠊、褐斑大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分别聚集为一个独立簇或分枝,表明GBS数据能够明显区分这4个大蠊属物种。综上所述,COI基因序列和GBS测序数据均可有效运用于大蠊属物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初步分析。本研究为大蠊属物种(俗称蟑螂)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血吸虫病生存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全市我期血吸虫病进行10年随访观察。结果 男性晚血年病死率3.4%,显著高于女性晚血年病死率2.5%(P〈0.01),女性平均死亡年龄明显高于男性(P〈
为探讨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的有效报病方法,我们设计急性血吸虫病报病系统,实行乡村医疗机构与血防专业机构联合报病的方法,及时确切地掌握了疫区急血发病情况,结果报
DS1302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芯片。通过研究DS1302芯片原理,应用方法及典型电路分析,使学生掌握芯片应用方法和手段。在硬件编程中,掌
云南高山峡谷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的钉螺孳生环境复杂,灭螺困难,疫情难以控制.我们从1997年开始采用玉米芯浸泡氯硝柳胺缓释大面积投放杀蚴,结果报告如下.1 试区概况
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is very uncommon,and is<1%of all congenital defects.The incidence ranges from 0.1%-3.5%.There is a male to female predominance of 4:1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中期因子(MK)、血小板因子4(PF4)以及黏蛋白1(MUC1)含量检测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
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4个国家,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人口达1亿多人.血吸虫病的流行与社会、经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随着水电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节能产品的逐步推广,高效节水电节能工作创造出了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为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我国古代将芒种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在芒种时节破卵而出;二候"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