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应力-化学作用的峡江段危岩破坏机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和重灾区。危岩失稳破坏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致灾能力强和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灾害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着长江航道的地质安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因此,科学准确的揭示三峡库区峡江段危岩在应力-化学作用下的的破坏机制,进而为判断长江航道是否安全、危岩治理、灾害预测等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依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高位危岩智能识别与预警技术”(编号cstc2020jcjy-msxmX2018)进行研究。以三峡库区峡江段高位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了岩体及危岩在应力-化学作用下的破坏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通过开展灰岩及泥灰岩在化学溶液浸泡、干湿循环后的单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分析了应力-化学作用下两种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参数衰变规律,计算求得灰岩和泥灰岩在不同PH值下的溶蚀速率。采用多变量最优拟合对灰岩和泥灰岩的强度参数和质量衰减规律进行预测分析,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PSO-BP神经网络)建立抗剪强度参数劣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酸性增强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都会降低岩样的强度参数,且泥灰岩的溶蚀速率大于灰岩的溶蚀速率,PSO-BP神经网络能较好的对参数进行劣化预测。
  (2)基于损伤力学基本原理,考虑岩石的化学作用,建立了应力-化学联合作用下岩石损伤本构方程,通过第二章单轴试验数据进行参数求解和方程验证。基于PFC颗粒流软件,揭示了三轴压缩时岩石破坏规律,采用扫描电镜揭示了灰岩和泥灰岩内部结构、裂纹扩展、孔隙演化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压剪混合破坏在灰岩和泥灰岩的三轴破坏中占据主导地位,破坏过程都经历着起裂-扩展-延伸-破坏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将岩石破坏过程分为易损脱落区、损伤扰动区、无损密实区,可较好的反应岩石破坏特点。
  (3)针对峡江段特殊的地理环境,通过分析将该地区危岩破坏诱因概括为应力作用、化学腐蚀、风化及干湿循环、航运及人类活动等几个主要因素,并针对峡江段典型危岩,分析其发育特征和破坏模式。基于可靠度原理,考虑危岩体裂隙中出流缝被堵塞和未被堵塞两种情况,建立滑移式危岩受力破坏模式及失稳概率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讨论了天然工况145m水位、175m水位及暴雨工况下162m水位时危岩体X方向及Z方向的位移、岩体最大主应力及最大剪切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若出流缝被堵塞,在暴雨工况下,危岩体失稳概率将达到了33%。岩体在暴雨工况下比天然工况下具有更大的失稳风险。暴雨工况下危岩的位移、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变都会增加,随着基座岩体强度强度不断降低,加之后缘裂隙的存在,岩体极有可能发生沿基座的滑移破坏。因此,要加强在暴雨状态下对岩体稳定性的监测,对岩体出现的裂隙及时封堵并将裂隙水引出,可较好的保护岩体。
其他文献
三峡工程作为举世瞩目的水利水电工程,自建成以来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实践新的洪水资源利用理念,近年来有关部门和部分学者提出“考虑三峡水库新的运用环境,利用新的洪水预报技术发展成果,在基本保证下游防洪水平不降低、库区防洪影响可接受的条件下,研究挖掘三峡水库调洪库容潜力,提高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充分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资源特别是洪水资
学位
山区河道往往受地形限制,河流深切,蜿蜒曲折,常有明显的区间交汇流现象,边界条件复杂,使得山区洪水突发性极强,过程迅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山区又是建造大坝的天然基地,一旦发生溃坝事故,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为了防范溃坝事故发生,只有准确合理地掌握溃坝洪水演进特性,计算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才能够指导人们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洪水灾害。  鉴于此,本文运用HEC-RAS软件建立溃坝洪水数值
学位
近年来,软体排型式的柔性护滩结构在长江中下游水利工程及航道整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软体排式柔性护滩结构主要是利用软体排护滩的隔离和反滤功能,进行河床的护底和固滩,防止水流直接冲刷滩体和因水流渗透作用而造成滩体的局部变形破坏。长江中下游已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中几乎都使用了软体排护滩(底)。自三峡工程建成以来,受水库的调度作用,坝下游水沙条件发生了极大改变,长江中游河道处于长时段、长距离的冲刷态势之下
学位
目前城市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严重,这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生物滞留措施对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去除率高达90%。本文基于已建立的悦来新城道路生物滞留带,于2019年7月~2021年1月,对降雨后不同区域、不同植物类型生物滞留带种植层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土壤中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明确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植物和土壤对重金属的转移能力和富集能力,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土壤和植物对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的问题已经逐渐解决,但对农村污水的处理及控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碳、氮、磷等营养物以及微藻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可以用作微藻的培养基,微藻通过自身增殖代谢过程净化污水的同时还能收获微藻生物质,实现污水净化与微藻产能的耦合,达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本论文一方面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作为实验藻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范围较广,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的451个县。在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区域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较大、岩溶管道高度发育且含水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1]这种强烈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管道区域渗透系数高,而基岩部分渗透系数极低,渗透系数分布不平滑。岩溶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岩溶区域是一种脆弱的地质环境,这种脆弱性给水文地质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污染物很容易通过岩
学位
用数值方法分析坝体形态进行模拟计算的必要性,已被我国水利界所认可,特别是在有限单元法面世之后,再次掀起了研究热潮。数学模型的合适与否以及力学参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心墙土石坝的填筑材料力学性能比较复杂,采用室内试验参数值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测量的大坝真实工作性态有所出入。为了了解大坝的真实工作性态,本文利用监测资料对心墙坝进行参数反演分析工作,获得大坝的真实模型参
河岸崩塌作为河流动力学及土力学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不仅与河道近岸水流及冲淤特性相关,还与河岸组成及河岸土体力学特性等因素相关。由于河岸崩退过程影响着岸线开发、河势控制、堤防安全及岸边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近岸水流动力作用、河岸土体组成、不同水位、坡脚冲刷等因素研究崩岸过程数值模拟,进而研究崩岸变化过程,预测崩岸的时间、范围及趋势,为航道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本文主要工作如
学位
混凝土材料是较为复杂的复合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工程中,基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方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非线性超声检测法具有巨大潜力及优势,现已发现诸如高次谐波、混频等非线性现象。结合到实际应用,高次谐波法目前虽已有大量研究,但在方向控制、定位损伤位置等方面还有所不足,对此发展非共线混频法。目前,非共线混频法大多应用在金属检测领域,将其引入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的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本文针对混凝土非
学位
为满足我国航运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江上开展一系列航道建设活动。长江上游干线存在较多以礁石碍航为主的急流浅险滩,尤以长江上游为甚。在航道内进行爆破施工不可避免会长江内鱼类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发现声音可能会造成鱼类行为变化、速度改变、生理变化等,但水下爆破声波具体会对四大家鱼造成什么影响尚不明确,且没有划定鱼类影响的安全临界范围。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现场测量及室内实验,在分析水下爆破声信号及四大家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