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居住与生存发展的重要蓝色空间。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60.5%,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以其优越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环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空间的拥挤,人类居住空间逐渐向海洋转移,加剧了沿海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进而对海洋开发的需求日益加大,导致沿海城市出现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加重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渐突显,威胁沿海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剖析海洋开发与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发展的关系,立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海洋时代重点关注的议题。  “亲海”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为了从海洋中获取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通过亲近海洋、接近海洋、接触海洋、开发海洋等形式产生的行为活动。将这种人类对海洋的需求归纳为亲海需求,由亲海需求产生的活动定义为亲海活动。人类通过亲海活动,体现着人与海洋相互间的一种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同时也反作用于海洋生态环境。因此,通过“亲海”研究分析人类对海洋的需求,以及海洋对人类的反作用影响,来规范人类在海岸带开发中的行为方式,探索人类居住与海岸带开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亲海”为研究切入点,综合城市人居环境学的指导理论、方法,研究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并提出亲海人居环境的概念。通过亲海活动的特点以及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界定了亲海空间和亲海居住空间的范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海岸带开发对城市人居环境组成要素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自然景观、社会经济、居住设施和空间安全四个方面,选取了凸显“海洋”特点的36个评价指标,构建亲海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沿海除杭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和三沙市外的50个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及运用空间分布差异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提出海岸带开发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建议。研究结果:  (1)亲海人居环境是人类亲海活动影响下的人居环境的一个集合体,是人居环境中与人类亲海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聚居环境。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与系统外部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具有整体性与地域性、多变性与稳定性和强烈人工性的特点。亲海人居环境其构成要素划分为:亲海自然环境、亲海社会经济环境、亲海居住设施环境和亲海空间安全环境四个方面。  (2)1990~2012年间,我国沿海有37个城市亲海人居环境呈优化状态,其中上海市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约0.005;13个城市处于恶化状态,莆田市下降速度最快,年均下降约0.001,且恶化趋势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辽宁省和浙江省。从四类评价指标发展趋势分析得出,我国沿海城市的亲海自然景观环境和亲海空间安全环境均处于恶化状态,恶化速度有所减缓,秦皇岛、上海、台州等城市出现改善现象;而亲海社会经济环境和居住设施环境则处于优化状态,优化速度也不断加快,盐城市、潮州市、钦州市等城市出现减缓趋势。  (3)采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Theil index)方法,研究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得出标准差指数维持在0.04~0.48之间,处于波动减小趋势,而变异系数维持在0.095~0.12之间,基本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空间分布差异不断减小。对比1990年、2001年和2012年的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空间分布结果,1990年和2001年评价结果为优的城市较少,且零散分布,2001年之后空间分布趋于集中,至2012年时出现了两大集中分布区: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4)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因素和海岸带开发四个方面,对我国沿海城市亲海人居环境发展关系的研究分析,得出海岸带开发是影响沿海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它改善了社会经济环境和居住设施环境,同时破坏亲海景观环境和空间安全环境。
其他文献
新课改十几年来,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语文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学生思维滞殆,教师费尽心力,课堂效率低下。其症结仍在于课堂上没有真正落实好课标思想,以致于只重“智育”发展,没有“智慧”培养,有教而无育,有育而无术。然而语文教学要取得高效,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智慧的阳光。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课堂,必然是使学生智慧提升的课堂。而要智慧提升,必要思维灵动。构建“智慧·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优化教学机制,提高课堂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既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崭新的教育观念去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满怀兴趣地去学习语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一堂多媒体诗歌鉴赏课为例,谈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 
土地覆盖类型识别是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研究中的首要基础性内容,而在区域及其全球尺度区域通过遥感手段获取细致、准确而实时的土地覆盖数据己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的研究是以紧紧围绕国外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的研究对象展开的,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对山西省的旅游实践具有直接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东南极Lambert冰川盆地与Amery冰架,通常二者合称为Lambert冰川-Amery冰架系统,约占整个东南极冰盖的16%,是南极洲最大的冰流系统之一。系统内的所有冰流汇
绿洲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为满足社会需求,把原生荒漠改造成人工绿洲的过程。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约1000年来随着绿洲化进程绿洲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过
学位
云南为我国兰属植物最丰富地区之一,有兰属植物种类133属684种,占中国兰科属的83.13%和种数的62.18%,在各省区中居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兰花资源大省。云南春兰分布区域广,资源
防护林体系在干旱区人工绿洲的生产和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主要由乔灌木组成的防护林体系在防风固沙、抵御干热风对农田危害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干旱区造
本文研究了一类随机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利用非负鞅收敛定理和Lyapunov泛函的方法,获得了这类神经网络矩指数稳定性的新的代数准则,所给代数准则简单易用.一个
河川径流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优化调度的重要依据。然而,近一个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河川径流的形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