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正常成人足底压力的参数值范围、探讨其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改变提供基线数据。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
1.1共1022名志愿者进入本研究。
1.2年龄≥18岁。
1.3排除糖尿病诊断根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议的标准。
1.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尿毒症性神经病变、酒精性神经病变、脑血管意外等)。
1.5无行走不稳、异常步态、间歇性破行、视物模糊,无关节严重疾患及活动障碍;足踝部、足趾无畸形;足部皮肤完好、肌肉无萎缩、肌力正常;腱反射存在;无足部疼痛症状、无截肢手术史,足部无活动性溃疡,精神病不能配合者除外。
1.610克尼龙丝试验阴性。
1.7128Hz音叉震动试验阳性。
2.观察项目2.1所有志愿者询问病史并体检,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等指标。
2.2所有志愿者口服82.5克含一个水份子葡萄糖耐量试验,于0、120分钟静脉取血检测血糖,并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肌酐。
2.3所有志愿者均脱鞋袜,检查并记录足部有无畸形,足部皮肤完好性,有无胼胝、疤痕、溃疡,检查足部关节的活动度、肌力、肌肉有无萎缩、腱反射、有无足部疼痛;观察步态;行10g尼龙丝试验和128Hz音叉震动试验;记录志愿者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间的穿鞋习惯,分为运动鞋、圆头皮鞋、尖头皮鞋、高跟皮鞋四类。
2.4所有志愿者均脱鞋袜,以平常步态和步速行走,用足底压力测量仪(德国Novel公司生产的EMED-AT平台系统,传感器2/cm2)一步法测量两脚各6次动态足底压力,将足底分为四大区:前足、足弓、足跟、足趾,另具体分为10个区域::第一趾、第二趾、第三-五趾、第一、二、三、四、五跖骨头、足弓、足跟。计算12次测量的平均足底最大峰值压力和各区域平均最大压力、最大力、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力-时间积分、压力-时间积分。
2.5参数说明:最大压力—描述指定区域中感受器一次测量采集压力过程中的最大值。最大力—描述指定区域感受器一次测量采集力过程中所测得的最大值。接触面积—描述指定区域一次测量中涉及的压力所分布的面积大小。接触时间—描述指定区域在一次测量的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力-时间积分—描述指定区域一次测量中感受器所受力的总和与该区域接触时间的积,代表力和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反映这个区域所受力的平均水平。压力-时间积分—描述指定区域一次测量中感受器所受压力的总和与该区域接触时间的积,代表压力和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反映这个区域所受压力的平均水平。
3.研究设计3.1无胼胝者共952名,计算总体足底压力各项参数值及分布特点。
3.2无胼胝者共952名,分别按年龄、性别、BMI、穿鞋习惯分组,计算不同分组足底压力的正常参数值各项指标、进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年龄分组:1组:18-30岁225人2组:31-40岁170人3组:41-50岁198人4组:51-60岁223人5组:≥61岁136人性别分组:男388人,女564人BMI分组:1组:<18.5kg/m263人2组:18.5-24.9kg/m2684人3组:≥25kg/m2205人穿鞋习惯分组:运动鞋组221人,圆头皮鞋组576人,尖头皮鞋组66人,高跟皮鞋组共89人
3.3有胼胝者共70名,计算足底压力的参数,与无胼胝者比较,探讨胼胝对足底压力的影响。
4.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取变量的自然对数使之正态化后进行分析。变量间的多重比较采用将数据整理为重复测量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协方差分析,检验水平为α=0.05。多重回归分析对测得的参数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逐步进入-剔除法选择自变量,变量入选的标准为F<0.05,剔除标准为F>0.10。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全部统计分析用SAR统计软件完成。
结论:1.本组正常成人足底MPP平均为415.0±98.3kPa,足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与国外报道有差异。
2.年龄不影响MPP的大小和最大压力的分布,但不同年龄组间足底某些区域的压力大小有变化。随年龄增加前足和足跟所受压力降低,足弓和足趾压力上升。
3.男女性别之间足底压力存在差异。男女足底负重模式不同。
4.体重及BMI不影响MPP,但增加前足外侧、足弓、足趾区域所受压力。
5.胼胝增加足底压力。本组人群未发现不同穿鞋习惯对赤足水平足底压力参数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