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的安定生活息息相关。从宏观上看,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直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发展的保证。“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之基础、社会稳定之根本。作为与“三农”密切相关的粮食产业,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和重要保证。但是中国粮食市场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增产问题亟待解决。安徽省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良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著名的产粮大省,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安徽省承担着到2020年增产粮食110亿公斤的任务。因此,研究安徽省粮食生产的现状,挖掘粮食增产的潜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且有意义。本文以2010年12月份对安徽省20个县市区粮食生产情况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耕地面积、单产、劳动力种粮意愿、粮食生产收入等因素对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在阐述了中国粮食生产供需“紧平衡”状态的基础上,本文对安徽省粮食增产的潜力作出了判断,分别从定性、定量方面对安徽省粮食增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提出科学的、可实施的、综合的实现安徽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借鉴相关学者对粮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含义的界定,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特征描述,并对文中出现的概念和实证模型理论作出相关阐述。然后,本文对中国大环境下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做出描述,对造成“紧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作为粮食大省的安徽进行粮食生产的优势,并指出安徽省粮食市场仍然存在着波动和供求方面的矛盾。其次,通过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对安徽省粮食增产可能性做出判断,并借助Eviews软件对调研取得的892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对制约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笔者针对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和增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有助于粮食增产的建议,包括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视发挥农民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更加科学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更加重视发挥精神的力量,更加善于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土地,爱护土地,发挥土地应有的价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确保粮食安全,推动粮食生产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