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黄酮苷在吸附树脂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极性和结构不同的吸附树脂,对银杏黄酮苷在吸附树脂上的吸附、解吸行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选取五种极性和物理结构不同的吸附树脂,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银杏黄酮苷在不同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速度、吸附量、解吸率以及pH、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时发现,(1)各种树脂对银杏黄酮苷的吸附容量大小关系是:D140A>D140>聚酰胺>ADS-17>ADS-7。利用乙醇溶液解吸时,解吸率的大小关系是:D140A≥D140>ADS-17>ADS-7>聚酰胺;(2)本文通过在15~40℃范围内的研究首次发现,银杏黄酮苷在不同极性树脂上的吸附过程都应是吸热过程,温度适当升高有利于吸附。(3)非极性树脂和中极性树脂受温度、pH影响不大,极性树脂受温度、pH影响显著,且在一定pH即在pH3~6范围内,随着pH增加,吸附量增大;在15~40℃范围内,温度升高吸附量显著增加。 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比表面分析技术,对树脂化学结构(主要是官能团)和物理结构(孔径、比表面积、孔容等)进行表征,重点探讨了银杏黄酮苷在不同树脂上的吸附、解吸机理,同时分析了银杏黄酮苷在不同的吸附树脂上吸附平衡速度、吸附量、解吸率的差异及pH、温度对吸附影响差异的原因,其结果表明:(1)非极性、中极性树脂主要吸附黄酮苷的疏水部位,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因此银杏黄酮苷在此两类树脂上容易被解吸,吸附能力受温度、pH影响甚小;(2)极性树脂以氢键吸附为主,因此其吸附能力受pH、温度影响显著;(3)在常温和pH≤5条件下,吸附树脂比表面积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树脂的偶极性,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平衡加快,吸附能力越强;而当吸附温度较高、溶液pH较高时,树脂的极性作用优势突显,占主导作用。 同时,动态吸附法的研究中,也获得了和静态法研究一致的结果。梯度洗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脱研究中发现:(l)在不同树脂上被吸附的大部分黄酮普能被50%的乙醇溶液解吸下来,而且产品中黄酮营含量较高,但含量差异明显,具有极性功能团的树脂表现出好的选择性,黄酮昔含量最高;(2)树脂的孔径起着筛选的作用,微孔的存在有利于产品中黄酮昔含量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黄酮普在树脂上的吸附是与树脂的极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密切相关。溶液温度、pH条件的改变对非极性树脂影响不明显,而对极性树脂影响显著,这对实际生产中根据树脂选用吸附分离条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不同极性的树脂各具有相应的优势,极性树脂选择性好,处理后得到的银杏黄酮普含量高,但吸附容量和收率远不如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非极性树脂。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进行树脂和相应的溶液条件选择或不同极性树脂的组合选择。 另外,利用D140吸附树脂对银杏黄酮昔进行吸附,50%乙醇溶液解吸,解吸液经过浓缩、沉淀获得了银杏黄酮昔含量约75%的产品,收率为20~34%。
其他文献
<正>2014年7月9—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和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共同举办,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与全面
为实现企业稳健发展,海尔企业文化建设通过营造激情、务实、严谨等不同层次的文化氛围来影响和改变员工,打造了一支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为企业战略有效推进服务。其他
将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分成传统产业部门和新兴产业部门 ,在一般均衡假设下研究了这一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给出了这种情况下的经济演化解 .并通过分析和模拟证明这一解是不稳定
<正> 《梼杌闲评》(以下简称《梼》)是一部揭露明代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印月互相勾结、篡权乱政的长篇小说。清代王无生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中说:“《金瓶梅》之写淫,
本文根据西北地区自然边界基本走向,采用不规则9边形作为水汽输送量计算边界,计算了1981—1986年暖季、寒季经由各边界的水汽输入与输出量.得出全年均有水汽净输入,暖季是+1011.01亿m3、寒季是+399.19亿m3.夏(6-8月
以赛亚?伯林的多元自由主义理论是20世纪“新”自由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他为西方政治思想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从自由和自由主义的概念界定入手,对自由主义的理论谱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郭灿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理论体系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物质交往关系的产物;意识形态一巨形成
目的:分析标准化伤口处理流程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9例慢性伤口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应用抽签法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建
网络流行语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从全球化大环境、新媒体技术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宣泄情绪
<正>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和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问题。在《德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