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敏感。海岸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是人口最稠密、社会经济发展最快和水平最高的区域。海岸带被高度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海洋灾害多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随时关注和监测海岸带的环境变化对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岸带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这种不稳定性的明显标志就是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及与之相关的陆地变化。本文以山东半岛北胶莱河河口以东以南的海岸带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岸线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本文根据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发布时间划分了1987-1995年、1995-2003年和2003-2012年三个研究时段,并以1987、1995、2003和2012年四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ENVI5.0、ARCGIS10.2和DSAS4.3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前人研究,提出了海岸线类型的划分和提取原则,从长度、终点速率、进退等方面对海岸线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参考国内外海岸带研究,提出了适合山东半岛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类和利用程度分级赋值,从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利用程度及滨海湿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并将以上研究内容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12年,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增加350.18km。其中,河口岸线最短且略有变化,基岩和砂质岸线的长度都在波动中下降,人工岸线长度最长且一直呈增加趋势。海岸线的终点速率,即研究期间海岸线的不同垂直断面上,最古老和最新的海岸线之间的断面距离除以时间所得到的变化速度,其变化岸段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区域有良好的对应。变化幅度较大的岸段主要原因是人工修建养殖池、填海造陆、港口和码头建设等。(2)山东半岛海岸带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变化特点与经济发展势头相适应。综合土地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相对于发达地区偏低。建议加快各类型土地资源的相互转化,提高土地利用活跃度,以提高土地集约用地水平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3)滨岸湿地中自然湿地越来越少,人工湿地逐渐增多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滨岸湿地的物质生产价值比重高达50.70%,环境调节价值比重约为48.24%,社会服务价值比重仅占1.06%。这说明滨岸湿地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潜力,但是社会服务功能价值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休闲旅游和文化科研价值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建议采取保护、修复和开发等多方而有效措施,改善价值构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