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以及生物质燃烧影响下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778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火灾以及田间秸秆焚烧现象在向土壤中施加热量的同时,也会引入一些新的物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有机质的组成结构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土壤对多环芳烃(PAHs)的吸附行为发生改变。土壤是PAHs的重要储存库,从而研究火烧过后土壤对PAHs的吸附固定能力,对探讨环境中PAHs的迁移转化,保障生态及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研究实验室内热辐射对土壤吸附菲行为的影响;最后模拟野外田间秸秆焚烧,进一步阐明野外生物质燃烧对土壤中PAHs迁移转化的作用。论文取得了如下有价值的成果:(1)本文通过对几种吸附剂性质的研究,发现热辐射以及生物质燃烧影响下土壤总有机碳呈减少的趋势,但对于水溶性有机碳,前者在200℃时增加尤为显著,但后者随着燃烧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2)基于热辐射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本文选择全土作为唯一吸附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所用浓度范围之内,不同热辐射处理的两种土壤对菲的吸附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对菲的吸附作用受热辐射温度的影响,在适当的温度(200℃)下,一些大分子物质的断裂导致菲的吸附位点增多,从而使土壤对菲的吸附量增加;但温度过高(300℃),土壤有机质的急剧减少又导致吸附量降低,并低于原土。另一方面,虽然随着热辐射温度的增加,Kd值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Koc值却逐渐增加,非线性也越来越明显。推测除热辐射过程中芳香族以及其他致密组分的影响外,在200℃时大量水溶性有机质的增加,也是200℃时土壤吸附量最大,但土壤有机质的吸附能力却小于300℃的原因之一(3)生物质的燃烧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吸附菲行为的影响不同。在本实验的操作条件下,生物质的燃烧对表层土壤(0-3cm)中菲的吸附行为影响较大,但下层(3-10cm)却不明显。随着燃烧次数的增加,土壤对菲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并且非线性也越来越明显,与实验室内热辐射温度为200℃时的处理所得结论一致。从而认为,适当的生物质燃烧促进土壤对PAHs勺吸附固定能力,利于PAHs在土壤中的富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IFN α对人骨髓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骨髓成纤维细胞 ,并分别及联合加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B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 ,PDGF AB)、
于 1996年 8-12月,分别从青岛海洋大学太平角实验基地和胶南市水产养殖研究所采集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规格的两种贝类对4种不同大小藻类的选择性及水
经过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有天专家认真审查,胜利油田探明储量顺利通过验收。2009年度胜利油田合计上报15个油田28个区块,共新增探明含油面积99.38km2,新增探明石油地质
《温家宝谈教育》体现和反映了温家宝的教师教育思想。温家宝教师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教师与教育的关系、教师职业要求、师范教育、教学和教育改革、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正> 谷物贮运、加工过程中均有粉尘产生,这些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报道,接触谷物粉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异常和过敏性疾患。谷物贮运、加工过
<正>浙江省江山文溪实验学校在百年名校浙江省江山实验小学携手下建校,学校坐落于江山市城北教育园区,毗邻悠悠须江。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1840名,教师120名。学校拥有全
目的:探讨不典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不典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辅助检查、病理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多是中年女性,病程较长,50%的
以二苯甲醇和巯基乙酸为起始原料 ,经过缩合 ,氯化 ,胺化和氧化合成了新型中枢神经兴奋药莫达非尼 ,反应总收率达到 51 6%。
木棉科的许多植物在热带雨林的湿润气候和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环境下均能长成高达30m以上的大乔木,其水分传输相关的解剖结构值得研究,且不同种间树高和树体大小也存在差异。
因果学说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华严宗的因果说则别具特色。本文在简要梳理佛教思想史上的各种因果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了华严宗因果学说的思想史背景和所面对的义理问题。与一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