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1912-1937)内蒙古地区的灾荒与救济——以《大公报》报道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且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依据1912-1937年的《大公报》中有关内蒙古地区灾荒的报道,以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报纸这一特殊的视角,对于该时期内蒙古地区每次发生的重大灾荒、造成损失、形成原因及社会救济进行描述分析,从而对1912-1937年的内蒙古地区灾荒状况及社会救济等诸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大公报》在灾荒救济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论文共分为前言、论文主体、结论三部分。论文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述《大公报》沿革、办报方针、民本思想及《大公报》自身的通讯对灾荒报道广泛性、及时性及深度性特点。第二章主要介绍《大公报》自1912年至1927年报道的内蒙古地区所经历疫灾、旱灾、水灾、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及灾荒造成损失的情况。第三章从《大公报》报道上分析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原因。第四章主要叙述《大公报》对灾荒救济的披露。  《大公报》作为近代民营报纸的代表,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灾荒进行详细的报道,分析灾荒形成的原因,积极宣传救荒救灾,以身作则投入到救灾救荒中,在近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救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看出《大公报》存在局限性,从而客观地认识《大公报》对于灾荒的报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试图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改造国民生活,恢复“礼义廉耻”的旧道德。该运动要求先从个人做起,进而改造社会,最终达到复兴中华民族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