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城区可持续性及空间形态维度的量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增长及用地空间组织是城市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的核心内容,其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的研究成果取得重要进展。而快速城镇化引起的城市用地蔓延成为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2005年全球土地计划(GLP)形成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环境系统耦合的研究新动向,城市用地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研究焦点。19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及各类开发区无序占用自然生态用地,严重损坏了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命题,并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战略问题。学科发展源于现实,面向当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现实需求,城市地理和城乡规划研究开始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拓展和深化等方面呈现新趋势,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性研究成为城市化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议题,高密度开发和土地集约化利用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导向。新城区建设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全国新城区数量众多,无序大规模的低密度开发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围绕不同尺度新城区空间形态的可持续评估及优化这一核心问题,以城市化进程最为快速且城镇分布最为密集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及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支撑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GIS、RS)、数理统计手段(SPSS)及空间句法、空间矩阵、混合功能模型等方法,重点内容包括:长三角区域尺度典型新城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及影响因素;新城区尺度空间生长一般规律及对格局的作用;新城区尺度空间形态要素的空间关联;地块尺度空间形态要素与植被覆盖度的关联机制。该研究通过空间形态可持续现状问题的评价旨在为未来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新城区发展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新城区在土地利用强度、植被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等方面提供具体的优化手段。  初步的研究结论,概况如下:  (1)评估了长三角典型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状况:构建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状况-城市发展水平”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重点对长三角15个典型新城区进行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包括鄞州新城、宝山新城、闵行新城,偏低的包括嘉定新城、苏州工业园区、滨江新城及下沙新城,其中发现,距离中心城区较近(<40公里)、用地规模处在50~100km2的新城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而对新城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因素中,环境质量的可持续贡献程度最高,而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人口承载力、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是目前制约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揭示了新城区空间生长的过程规律及其用地形态影响机制:新城区用地生长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化,由线型用地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化,由点轴分布布局向面状填充演化;用地功能演化过程中的用地形态响应特征表现为,用地的主导开发类型会影响地块尺度的划分,其中,公共设施用地的街区式布局特征造成的地块尺度较大;空间生长过程中的用地形态响应特征呈现为,路网组织方式会影响街区形态和地块划分的均质性,路网密度不均导致街区树形结构及地块尺度不一,路网间距的大小影响新城区功能布局的最终形成。  (3)探讨了新城区尺度上形态要素的空间关联:可达性、建筑密度/建筑形态、功能混合度等空间形态要素之间重合度较高;新城区双功能、多功能混合的单元分别有42.41%、78.57%聚集在城市活力高值区,表明用地混合使用有助于城市活力和可持续的营造;而新城区双功能、多功能混合单元有50.25%、85.71%聚集在可达性高值区,特别是混合单元有公共设施用地时混合功能-可达性关联的效应更明显;高容积率单元中有64.54%聚集在可达性高值区,表明微观层面的可达性与容积率呈现较强的相关性。  (4)揭示了地块尺度空间形态要素与植被覆盖度的关联机制:建筑密度决定了植被可利用空间,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关键要素。案例新城区建筑密度大于0.4的地块中,有95.05%的地块植被覆盖度低于30%;多功能混合地块的植被覆盖度均低于20%;地块的形状、规模、边界条件及建筑类型、建筑布局模式等城市形态要素对植被覆盖度作用显著。
其他文献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提供动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另一方面是大气、水中废物过滤和循环的场所,同时又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质量是肥力质量、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河流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水循环中以水为媒介的物质、能量以及有机体的迁移构成了流域的水文连续性。河流生态系统是
依据悬臂式掘进机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在机构设计中出现的机械干涉问题,并对防止机械干涉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具体分析了无干涉设计和现有的防干涉设计方法的特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