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焊接钢管电磁加热过程隐性缺陷的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管材在各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生产厂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焊接钢管的质量与产量的矛盾逐渐凸显,这对生产质量与产量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随着电磁冶金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逐渐改善了某些特有的缺陷,但经过调研,该技术的应用仍存在固有集肤效应、邻近效应等所致的产品缺陷,这极大地限制了焊管在恶劣环境下的作用发挥。为改善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一种精密加热技术,即将钢管的焊接过程和热处理两道工序融合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焊接钢管融合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区别于常规缺陷的钢管内部隐性缺陷,并通过优化热处理过程降低隐性缺陷率,从而提高焊管服役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揭示和量化表征焊接钢管隐性缺陷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将钢管感应焊和中频热处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建立电磁-热耦合模型,阐明隐性缺陷范围、产生过程、精确定位和如何量化评价等问题,并揭示线圈参数、热处理参数对隐性缺陷的影响。以高频感应焊接和中频热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感应焊接钢管电磁加热过程隐性缺陷,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建立高频感应焊接和中频热处理过程的电磁-热耦合计算模型,研究在新型感应线圈下,采取三次感应加热,分析焊缝区电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其次,在建立多场耦合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在感应加热次数不同时,经过高频感应焊接和中频热处理过程,研究线圈几何参数、热处理参数对钢管内部隐性缺陷的影响。最后,进行中频感应加热测温实验,同时采用移动式感应加热的方法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并在模拟计算准确的基础上,将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作对比,进而验证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TC4钛合金又称Ti6Al4V,主要合金元素是铝和钒,是一种α+β钛合金,拥有高断裂韧性、低密度、高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优越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物医学植入物和汽车零部件。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具有可控制热量输入到受损零件和较低的维修成本的优点,逐渐被用于修复受损零件。传统钛合金激光修复熔覆区域会形成粗大的柱状晶体,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限制了其在不同应力环境下的生产应用。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结构材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轻量化为主的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板材拉深成形工艺是制造业应用广泛的基础工艺,完善镁合金板材的拉深成形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的研究重点,但镁合金常温下的塑性成形性能有限。基于此背景本文对AZ31镁合金铸轧板材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变形机理研究,总结成形规律,对现实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0.1 mm/min、0.5 mm/min、1 mm/min
Cu/Al复合材料将具有高导电导热率、低接触电阻的铜和质轻、经济的铝结合起来,使铜、铝在成本和性能上取长补短,实现了以铝节铜的目标,其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复合界面的结构与性能对复合材料整体性能影响较大,使得如何对复合界面层厚度及界面层结构、形态进行有效调控,进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成为当今复合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导向。这迫切需要从微观尺度上探究Cu/Al界面结合的本质及界面微观变形
大型锻件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所需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力学性能关乎国家装备的自主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但钢锭在冶炼浇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有害的非金属夹杂物。为了改善锻件的使用性能,迫切需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破碎及弥散规律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以钢中Al2O3夹杂物为研究对象,基于Linux系统建立了3D代表体元模型,基于牵引力-位移损伤断裂准则,构建了Al2O3夹杂物内聚力模型,基于Python编
作为基本冲压成形工序之一的拉深工艺,有着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率高的优点,且可成形薄壁制件。应用于板材拉深的电控永磁压边方法可实现压边力的独立加载和实时控制,对改善现有的拉深成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压边方法相比,电控永磁压边方法由永磁体提供的磁吸力作为压边力,而不是液压力或其它外力。因此,电控永磁压边方法也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绿色制造的优点。在电控永磁压边的拉深过程中,电控永磁吸盘与被吸板之间的磁
GH4169合金最初主要是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国外的牌号为Inconel718。由于GH4169在600℃以上的环境下,可以承受较大复杂应力,且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稳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冶金和能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采用点式锻压(PF)和激光沉积(LF)相结合的技术,使得激光沉积的GH4169合金的非平衡快速凝固组织在点式锻压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塑
Ti-5Al-2Sn-2Zr-4Mo-4Cr钛合金,美国命名Ti-17,我们国家的分类牌号为TC17,此钛合金是美国通用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高强钛合金,主要为用来制备先进的GE发动机。TC17作为一种富β稳定元素的两相钛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淬透性的特点,故又被称之为“三高”型合金。TC17钛合金常常用在温度低于500℃环境下工作,并且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因而主要应用于制造
铝合金是移动装置轻量化设计的主要材料之一,激光焊接作为一种高效、精密、自动化的焊接工艺,将优质材料与先进工艺结合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铝合金激光焊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性,研究接头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和断裂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板厚2 mm和5 mm的6063铝合金激光焊接的对接接头和T型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杯突试验分析焊接
铜板制件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及民用电器等领域,考虑经济性因素,一般的铜板制件厚度较薄,通常其成形性能较差,而与钢板成形相比,压边力做功在总的成形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更大。电控永磁技术具有磁力强劲、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将电控永磁技术应用于铜板拉深成形中的压边工艺,以磁吸力作为压边力,在实现低碳成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及实验方法,以铜板拉深成形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电控永磁压边方
常差分方程是含有取离散值的单变量的函数及其差分的方程,它是微分方程的离散化.由于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经济等领域有很多现象只能用这种离散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连续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其解也需要将其离散化.因此,对差分方程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热点问题.近年来,差分方程理论有了新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于差分方程的研究大部分限于低阶线性差分方程,而研究高阶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