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压气机末级静叶端区流动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型燃气轮机在我国电力、军事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压气机的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气机叶片的叶型损失与二次流损失都是影响压气机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此课题主要是以某重型燃气轮机14-16级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典型静叶叶型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应用于三维静叶。继而采用端弯、弯叶片等三维造型技术对叶片进行改型设计,旨在降低二次流损失。最终将优化叶型和三维改型最优叶片应用于三级压气机并进行详细的三维流动分析。本文构建了14-16三级压气机的仿真计算模型,以这三级叶栅为整体,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确定了最适网格数。在完成了详细的流场分析之后也得到了后续研究方向:在设计工况下叶片由于泄漏损失与角区分离等原因在上下端部均产生了较高的总压损失,而由于叶片展弦比较大,叶片中部也产生了一定的损失,应该从二维叶型优化和三维造型改进两个角度来改善三维叶栅的整体性能。首先,本文的叶型优化方式采用全局寻优,在ISIGHT优化平台中,使用内部的多岛遗传算法,对叶片原型的第一级静叶进行叶型优化,其中以总压恢复系数来作为主要的优化目标,并控制出口流量,以确保进口马赫数的稳定。在建立优化系统时通过批处理程序实现了各个模块的整合。通过对比设计工况以及其他工况下的工作特性,优化后的叶型损失有所减小。之后,使用NUMECA下的Auto Blade程序对原始叶型进行径向积叠。选择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完成了弯叶片改型对其在级环境下工作性能的敏感性分析,为三维改型设计提供方向。又通过完成上下端壁独立性分析,分别设计出对上、下端壁改进效果最好的设计。对比得到结论:叶片采取叶顶小角度正弯,叶根保持直叶片的设计效果更佳。叶片优化后14级整级效率提升了2.2%左右,静叶的总压损失系数从6.6%降低到4.5%,相较于原型降低了32%左右。最后,将端弯叶片改型方法对大展弦比静叶的损失控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采用弯叶片优化设计相似的研究方案完成了端弯叶片的设计,对上端区的角区分离现象有较显著的控制,整级效率提升2%左右。此后,在三级环境下完成了不同优化设计的进一步对比,最终得出的最佳方案为对优化后的叶型进行上端壁5°正弯,弯高20%,根部保持不弯曲的设计,在工作裕度几乎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设计工况下的流动效率。
其他文献
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手术麻醉的恐惧及围术期疼痛等因素会引发患者出现围术期焦虑,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文对围术期焦虑的病因、表现、临床后果、评估方法及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火箭发动机喷焰光谱辐射特性主要体现在红外波段,与发动机型号、配方组分及比例、环境参数以及飞行参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通过控制喷焰流场参数分布以及燃烧产物种类与组分分布,导致产生的喷焰光谱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利用喷焰光谱辐射进行发动机参数分类辨识研究的出发点。光谱分辨率不同,造成光谱信息维度上的差异,会引起光谱结构特征变化,使得能够反映发动机型号以及工作参数的喷焰光谱特征随着光谱分辨率变化而变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器对动力装置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大范围复杂工况飞行的情况下,单一类型的发动机已经难以满足需求。研究者们逐渐将涡轮、火箭和冲压发动机进行结合,得到了适用于不同飞行任务的组合发动机。火箭增强冲压发动机是将较高比冲低推重比的冲压发动机与高推重比低比冲的火箭发动机相结合,从而实现性能上的互补。发动机整体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建模工作,冲压及其组合发动机由于工作特性的原
学位
层燃锅炉是北方城市供暖的主要方式之一,运行稳定且负荷适应性较好,被广泛应用,最大的单台容量已达到140 MW。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储存量较为丰富,其在众多能源中仍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主要的发电和供暖来源。可再生能源中,按比例划分生物能源占据第三,在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中占14%,具有低碳、环保等优势,符合“双碳”目标的要求。煤炭与生物质作为层燃锅炉的主要燃料,燃烧均产生氮氧化物。低氮燃烧是燃烧中N
学位
Rxx区块于2012年进行评价开发,先后部署完钻了4口水平井,但由于当时地质认识及投产技术工艺等限制,以及当时国际油价的影响,该井区并未实现大规模动用,目前Rxx区块仍然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及潜力。因此,为系统地评价Rxx区块致密油的开发潜力,为今后规模开采奠定基础,本文以Rxx区块泉四段、泉三段致密油为研究对象,从地层划分、砂体展布、测井评价、储层建模以及压裂数模分析五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针对Rxx
学位
煤炭燃烧导致空气受到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使用方法上入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因其发电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而显得尤为突出。IGCC燃用的是煤气化得到的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H2和CO。传统燃气轮机燃用合成气时,存在氮氧化物排放高的问题。对此,国际上提出微混燃烧技术。该技术可有效降
学位
气固流态化技术作为加工、贮存和输送颗粒体系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实际流态化工业过程经常遇到有少量液体参与其中的情况,例如物料干燥、颗粒制备以及烯烃聚合反应等工业过程。液体的参与使颗粒具有粘性,使其流态化性质发生较大改变,且真实颗粒系统多为非球形颗粒,基于球形颗粒发展的相关模型对于准确描述非常规湿颗粒间液桥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非球形湿颗粒碰撞产生的液体迁移和再分配现象,对非球形
学位
现阶段随着常规油气的开采,低孔低渗储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研究区块为黑46—乾134区块,该区块是近年来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关系较为复杂。受多支物源控制、地层水矿化度在平面上的变化较大、新老井钻探时间跨度大、测井仪器型号及测井系列不统一、解释标准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储层识别符合率低。研究区主要开发层位是高台子油层青一段,局部有泉四
学位
流体流经涡轮叶栅时容易出现流动分离现象,在叶栅前缘、尾缘等位置形成不同尺度和形态的旋涡,尾缘旋涡脱落将导致阻力系数增加、升力系数突变等,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与高雷诺数绕流相比,低雷诺数下流体的粘性力与惯性力相当,非定常效应显著,容易产生分离、转捩、尾涡脱落等流动现象。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在翼面分离等外流控制、涡轮叶顶泄漏等内流控制方面的应用均已有较好效果,这为其在叶栅尾缘旋涡脱落控制领域
学位
经过先导性矿场试验证明,大庆油田杏X区块扶余油层应用直井注水开发技术是可行的。但是扶余油层河道砂具有河道窄、厚度薄、规模小的地质特点,存在储层预测难度大、油水识别难、工业化开发出现单井产油量低、含水高等问题,采用直井开发经济效益差。因此,为进一步深化认识扶余油层地质特征和开发潜力,需要开展扶余油层水平井潜力的探索性研究。本论文针对杏X区块扶余油层上述问题,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料、地震资料、录井资料、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