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发病机理及传播途径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新疆棉花上新出现的细菌性烂铃病田间的发生情况及对棉花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病原菌的主要侵入方式及遗传分化,查明了病害在田间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病害,制定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在田间的症状表现为未成熟的棉铃表面沿纵沟线出现褐色坏死条带,剖开棉铃,内部未成熟的部分或全部棉纤维变褐,并呈水渍状,严重时整个棉铃变褐,棉壳变软,棉纤维和种子呈褐色,棉铃提早开裂,无法正常成熟。从田间采集的棉铃病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3个细菌分离物,供试菌株针刺和注射接种棉铃进行致病性测定,都能引起棉铃腐烂症状的发生,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细菌16sr DNA序列的测定,将引起新疆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病原确定为成团泛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通过大田调查和小区实验,查明了细菌性烂铃病在新疆棉田的发生和危害情况以及病害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细菌性烂铃病在新疆棉田中普遍发生,平均发病率为20.6%,减产10%-20%;棉花不同品种间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差别。病害对棉花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铃重的减轻27.6%、衣分平均降低5.3%和瘪籽率平均增加1.6倍;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体现在纤维比强度和伸长率的下降、马克隆值的增加等。带菌的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都明显降低。棉花不同生长时期,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实验,确定P.agglomerans在棉花上的主要侵染途径;结果显示:病原菌不能通过种子和土壤带菌传播,棉株中内生的P.agglomerans与棉花烂铃病的发生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病原菌也不能通过植株、花器、铃表面的喷雾侵入寄主,棉铃表面的轻微刮伤也不能作为病原菌侵入的通道,只能通过棉铃穿刺(刺透铃壳)和注射接种才能造成烂铃症状的出现。棉花结铃盛期,采集棉田中主要昆虫,分离并确定各种昆虫体内是否携带P.agglomerans,结果表明,在新疆棉田昆虫体内能分离得到成团泛生菌P.agglomerans的有缨翅目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formosae)、半翅目的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长蝽(Geocoris.spp)、花蝽(Orius.spp)和缘蝽(Leptocorisa.spp),鞘翅目的多异瓢虫(Adoniavariegat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鳞翅目的棉铃虫幼虫(Heliothis armigera);棉蚜(Aphis gossypii)体内没有分离到目标菌。田间的花蓟马、牧草盲蝽、苜蓿盲蝽的带菌率最高。花蓟马的带菌量相对较低,单个虫体的带菌量最多为44 CFU/头,而盲蝽的个体带菌量为80-5.14*103CFU/头,盲蝽的个体带菌量远远大于田间花蓟马的带菌量。应用对不同药剂敏感性分析和REP-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来源株菌的遗传多样性,室内药敏性测定的聚类分析得出,33个菌株可分为5个群,两个大组群:A群和B群各含14个和16个菌株,两组群菌株数占了总菌株数的91.0%,A组主要包含了来自棉花烂铃病的菌株和田间盲蝽的分离物。REP-PCR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在70%的差异性上可以分为5个群,其中B群最大,包括了21个菌株,占供试菌株的67.7%,且来自棉花烂铃病的菌株与来自田间盲蝽的菌株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用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的突变菌株Cx21-R和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菌株Cx21-GFP饲喂盲蝽后,盲蝽的喙、头部和消化道中都能分离到Cx21-R菌株,且消化道中细菌的含量明显高于喙和头部,盲蝽消化道的中肠和后肠中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产生。表明细菌主要定殖在盲蝽的消化道中。用带有抗性标记菌株CX21-R的绿豆饲喂盲蝽后,将带菌盲蝽转接到离体棉铃上,盲蝽取食后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47.1%和56.25%,明显高于未接菌盲蝽取食后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6.25%)。表明,带菌盲蝽在离体棉铃上取食后,可将病原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有效的转移进入棉铃内部。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棉铃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结铃10左右的幼铃和结铃20d左右的中等大小棉铃的发病率较高,幼铃的发病率分别为71.88%和67.86%,中等大小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66.67%和64.28%;而结铃30d以上的成铃发病率分别为33.33%和30.77%。表明铃的成熟程度对病原的侵染能力影响较大,幼铃和中等大小的棉铃更容易感染病害,而成熟阶段的棉铃对病害的感染能力较弱。不同的盲蝽数量与棉铃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别接种2头、5头和10头带菌的盲蝽,棉铃的发病率分别为13.79%、30.00%和52.94%,转入的带菌盲蝽数量越多,棉铃的发病率越高,发病也越严重。由此也表明,盲蝽的数量或田间的种群密度与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的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工接菌的盲蝽饲喂在田间棉株上,可引起田间棉铃的发病,表现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的完全一致,平均发病为31.87%;田间未接种盲蝽的棉铃发病率为6.8%,盲蝽取食后的棉铃发病率是不接盲蝽的近5倍。并对发病的棉铃进行了分离检测,仅从饲喂含有突变细菌CX21-R食物的盲蝽取食棉铃中分离到突变细菌,田间自然发病的棉铃中的细菌只能在无抗生素的KB培养基上生长。表明棉田中的盲蝽是新疆棉花细菌性自然传播的主要介体。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影响母猪分娩率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为养猪生产提供借鉴。
目的探究追踪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二组一个新成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新纪元。党从成立之日起,即把工人运动作为党的核心问题。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是党指
2014年,佐科·维多多担任了新一届印尼总统;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互链接。2019年,印尼大选,佐科连任,开启新一轮执政。四年之间,佐科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根据痰培养、药敏、实验室检查后,选择合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