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当代影视中的媒介转化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影像为标志的后现代社会,人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诗歌被运用进影视作品中。这不仅让人们从视听的途径欣赏到了诗歌艺术,同时也给影视作品融入了新鲜的元素。在浩瀚的诗歌作品中,银屏尤为青睐的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大量地引用到电影与电视剧之中,为影视艺术带去了不竭的灵感。同时,“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以及在文艺批评领域的广泛运用也为人们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诗歌介入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本论文以后现代主义中的“互文性”理论为立足点,讨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文本向影像文本的媒介转化问题,进而深入探究这一艺术现象背后深层的文化背景以及对于影视与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依托、框架、创新点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梳理了“互文性”理论,并讨论了影视文本结构、诗歌影视转化的文本结构系统。此外,论文阐述了莎诗影视转化的背景、形成原因。第三部分研究了莎诗与传播代码间的“互文性”关系。论文认为诗歌与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互文性”关系都对影视文本进行了意义建构。同时,影视艺术的画面和声音元素挖掘并重塑了诗歌之美。最后,论文分析了诗歌向影视转化过程中的得与失。第四部分研究了后现代消费文化中莎诗的影视转化以及启示。在后现代消费文化中,莎诗转向影视表现出了诗歌的“去分化”特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引入给予影视艺术更多的启示,尤其是商业片。第五部分是结语,概述了莎诗的影视转化对影视与诗歌的意义和影响。影视艺术为研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以影像为主要传播符号的后现代社会,其十四行诗不再被置之高阁,或只是被精英阶层所珍视。相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通过视听文本展现在大众眼前,从而变得触手可及。诗歌文本转化为影像文本后,“文本互涉”也随之产生。新的文本不仅包含了诗人的情感,也承载了历史的解读,同时更被影视文本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个转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在影视技术的挖掘下,诗歌某些不曾被觉察的美赫然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又或许在影像社会,人们对十四行诗会有另一种解读。十四行诗中所蕴含的那些永恒主题——爱、时间、生命和死亡——将影片的主题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此外,由于诗歌语言的优美与凝练,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无形中为电影赢得了好口碑。愿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诗歌能以影视为媒,演绎出永不凋零的生命意义。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有一些公司或个人专门做单片机的解密服务,另外,单片机的指令不论怎样加密最终它还要在明文的方式下才能运行,而且解密者可以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单步调试ROM中的程
位于波的尼亚湾的瓦萨是波罗的海沿岸有代表性的中等城市.本文论述了瓦萨对周围海域的影响,以及该市对海洋污染的反应.瓦萨的废水处理历史有力地表明,第一代的环境问题,如城
郑少烘(岁月知味掌门人)说起2014年上山收茶,大家都会觉得优质原料难收,岁月知味从2005年开始专注经营易武茶,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今年我们卯足了劲、带够了钱,准备打一场硬仗
从历史的角度看,斯德哥尔摩市居民人数的增长对周围湖泊和沿岸地区的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自19世纪中叶以来,政府的治理和为改善水质所采取的措施一直在进行中.由于采样很少,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晚年在研究中世纪民间文化问题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化理论,但狂欢化理论却在很多方面涉及到文学创作及文学语言的问题。笔者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话语理论
▲随着过去数年全球黄金价格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开始谋求一夜暴富的美梦。▲但事实上,黄金投资是一个貌似高收益,实则高风险的赌局。 ▲ With the global gold p
教学教育活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多个学生与多个学生,一个学生与多个学生组成的群体关系.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教
工频干扰是各类工控测量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信号,对有用信号的检测起着极大的妨碍作用。因此,在各类测量系统中,都需考虑工频干扰的抑制问题。本文以自适应相干模板法为
20世纪奥斯陆峡湾内部的主要污染源是奥斯陆市的城市污水排放.20世纪初,污染只限于下水道出口附近的沿岸水域和奥斯陆的港区.细菌含量高造成健康危害,而城市当局试图通过建造
2500t自动线顶出部分液压系统缺陷导致液压油管开裂或脱落,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于是设计并制造了新的顶出退件机构——碟簧顶出机构。经实际验证,完全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