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身份识别系统的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的无线传输,对标签携带的信息进行读取和交换,达到对物品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是支撑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安防、交通、物流、医疗等多种领域,且应用模式也日渐趋于成熟,但其防碰撞问题、识别效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该项技术普及和推广。本文重点对RFID身份识别系统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将三种算法进行分析对比:在ALOHA算法中,由于标签的传输时间点会造成重叠,容易出现“饿死”问题;在二进制树算法中标识符长度和分布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且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识别延迟现象;通过对以上算法进行改进,即FSA-QT防碰撞算法,不仅能有效的避免上述两项缺点,利用MATLAB仿真,可以得出三种算法中FSA-QT算法的吞吐量最高且基本能维持在50%以上。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标签大多都处于非静态环境下,标签丢失问题日渐突出。文章结合FSA-QT防碰撞算法以及堆栈的理论,建模引进了移动环境下的FSA-QT算法,通过增加帧长对两种算法中标签丢失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得到当帧长L<256slots时,移动算法中所有帧长的标签丢失率均比FSA-QT算法低12%,以及通过改变逗留时间、增加标签密度、延长标签到达时间、改变周期和标签间隔时间等五方面的仿真对比,得出在标签逗留时间大于450slots时、标签数量不大于30tags时移动算法的标签丢失率均近似于0,而FSA-QT算法的丢失率却接近于10%,从而得出移动FSA-QT防碰撞算法更能有效的降低标签丢失率。最后基于GB/T28925-2012协议,对RFID无线身份识别系统进行设计并重点研究了RFID系统的阅读器部分。通过利用MODELSIM仿真平台,对阅读器中数字基带部分的编码、解码及防碰撞算法进行了硬件时序波形的仿真,验证了系统能够有效的识别多个标签。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语音为载体的说话人识别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它的无侵害性和对用户最自然直观的方式,使得说话人识别技术成为最容易被接受的生物认证方
目前,控制理论研究者对于复杂对象控制方法的研究多是通过仿真验证或理论分析,缺乏物理实验系统的验证。因此,为复杂对象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易于实验的物理实验系统是具
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在通信、网络、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信息家电、网络家电及消费类电子等各个
学位
随着技术的进步,空间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将所有功能都在同一平台上完成,势必造成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继而提高系统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任务的风险。受地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
身份验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网上银行、公共安全等领域对身份验证的可靠度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自适应逆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法。它可以在消除对象扰动的同时不改变对象的动态特性,这就使动态特性的控制和对象扰动的消除成为两个单独的过程。本文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交通系统(ITS)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交通违章抓拍系统能够自动记录闯红灯、超速、逃逸等违章、违
传统的基于PC机的图像处理系统,体积庞大,不具有便携性,而限制了其在移动通信、便携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低功耗、小型化、便携性的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