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我国牧区、半牧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有助于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藏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3.9×105km2,平均海拔4500m以上,面积大致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三分之一,是我国高寒草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维护西藏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基因库。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求不断增加,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超载严重,藏北地区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虽然实行了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但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对牧民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藏北地区自然地理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0、2009年3期不同时相的TM、ETM+和CEBERS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草地覆盖信息进行解译并建立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年间班戈县草地退化的时间动态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利用RS,GIS技术手段,综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和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测算近20年来班戈县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定量评估了该地区草地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子和影响机制。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如下:(1)研究区草地退化动态监测。在3“S”技术支持下,以班戈县1990、2000、2009年三个不同时相的陆地资源卫星TM及ETM影像、CBERS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草地资源的光谱特征,建立草地资源遥感解译标志,生成不同时相NDVI图,使用ERDAS中建模工具计算植被覆盖度,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根据分类结果赋色,得到各时期植被覆盖度分类图,并对草地退化进行等级划分,提取草地退化时空分布信息。(2)研究区草地退化时空变化规律。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基础上分析了1990~2009年藏北班戈县3个时相草地退化变化趋势。从1990~2009年近20年间班戈县植被覆盖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中度、重度退化面积在总退化面积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1990年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班戈县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总退化面积为78.39万hm2,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轻度退化占草地总面积的24.74%,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5.97%和2.39%。2000年班戈县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巴木错以北,轻度退化的比例占40.35%,中度和重度退化的比例分别占31.36%和12.54%。2009年班戈县总体植被发育情况是西部好于东部、南部好于北部,且轻度退化占总草地的41.35%,中度和重度退化的比例分别占22.64%和6.28%。1990~2000年间,班戈县草地退化强度加剧,总退化面积增加了110.22万hm2。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增加了31.74万hm2、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增加了56.07万hm2、22.41万hm2。2000~2009年的遥感图像分析表明,各地的草地退化程度有所减轻,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减少了32.39万hm2。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增加了1.63万hm2,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别减少了19.85万hm2、14.11万hm2。总体分析表明,1990~2000年间班戈县草地处于退化状态,而2000~2009年班戈县草地退化速度逐渐减低,出现好转的迹象,但整体逆转效果并不显著,草地退化状况依然严峻。(3)尝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加以改进并应用其定量评价草地生态安全。传统生态足迹从消费的角度来考虑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弃物,这种思路往往存在一定缺陷,如消费水平低的贫困地区生态足迹较小,且可持续性较强。针对此,本文提出基于3“S”技术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方法。单独把纯牧区生态足迹的主要组分—草地作为研究对象,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代替消费性生态足迹;提出了生态足迹空间化的计算方法:把传统的人均土地面积的需求转化为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的需求,用遥感影像计算土地的净初级生产力代替用产量因子计算草地生态承载力,并通过3“S”技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功能,创造性地实现了生态足迹的可视化表达。将传统生态模型与改进生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情况。改进的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安全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空间计算所得结果比起传统模型计算结果则更为直观、更具有参考价值。(4)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特征。从1990年到2009年,较安全等级的草地面积在逐渐减少,不安全等级的面积在逐渐增加,说明近20年来,班戈县的生态安全性越来越差。1990年~2009年班戈县生态等级处于1级的草地面积减少了52.92万hm2。生态等级处于2级的草地面积由82.76万hm2下降到3.28万hm2,面积减少了79.48万hm2,所占比例也由34.94%减少到1.47%。生态等级处于3级的草地面积由66.89万hm2减少到13.53万hm2,减少了53.36万hm2,所占比例由28.24%减少到6.08%。生态等级处于4级的草地面积由28.46万hm2增加到32.27万hm2,增加了3.81万hm2,所占比例由12.02%增加到到14.51%。生态等级处于5级的草地面积由5.78万hm2增加到122.31万hm2,增加了116.53万hm2,所占比例由2.44%增加到54.99%。生态等级处于6级的草地面积增加了51.03万hm2。改进模型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性比传统模型结果更差,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改进模型更直观、更形象地反映了生态安全状况的时空特征。(5)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人口、人均GDP、农牧业人口比重、草地利用强度、第一产业比重这5项因子作为STIRPAT模型中的自变量,生态足迹总量作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草地利用强度、人均GDP是影响班戈县草地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草地退化率、第一产业占地区总产值比、总人口、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草地承包量这几个指标与生态承载力关联度较大,是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6)草地退化防护措施研究。在大量调研和生态安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和人文措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草地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建立草地保护制度、落实承包责任制、提高牧民保护草地责任感;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高牧民积极性;通过积极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草原执法监管能力;通过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改变传统饲养模式;通过提高牧民收入,推进人文关怀,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媒介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是为大众带来了一系列的便利,人们也开始使用网络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网
为探索不同分散剂与黄原胶对农药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指导农药悬浮剂配方组份的选择,利用流变仪研究了两种不同分散剂与增粘剂对50%多菌灵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
根据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维修发展现状 ,分析了运输机械设备维修在 2 1世纪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探讨了运输机械设备维修的策略和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提出运输机械设备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可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决定日粮成本,产生环境污染效应。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会影响动物对日粮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影响日粮
采用磨碎茶样的理化指标氨糖比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研究不同陈化年份的大益普洱[Camellia assamica(Mast.)Chang]生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氨基酸含量随陈化
介绍了太阳位置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全省气象观测台站的日出、日落方向的太阳方位角变化结果以及每个台站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变化范围。
以焦化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索,介绍了焦化厂各生产环节所需采取的防雷防静电措施及对焦化厂进行防雷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改变高速车削淬火钢(Cr12)的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加工表面质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切削用量,高速硬车削淬火钢可显著提高生产率及加工表面质
微位移主动隔振控制系统在精密仪器、微纳米设备的微位移主动隔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NI PXI数据采集系统和BK激振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作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组
为了更好地规范园林驳岸构造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研究园林驳岸存在的潜在威胁,将园林驳岸分为“抗土压力型园林驳岸”和“抗水冲刷型园林驳岸”:同时针对园林中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