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中最具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国有企业在不断引入非国有资本发生混改过程中,既可能因预算约束而强化企业的融资约束,又可能通过形成多元股权融合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投资效率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关键指标,但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等问题的存在,会对投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引入非国有资本对国有企业的行为产生制衡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形成合理有效的制衡机制,有助于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缓解监管失效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保证投资决策的公平性。同时,股权激励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刺激国企高管的正向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正面影响。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导致其股权激励的复杂性,且由于股权来源结构与制衡程度不一,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及企业投资效率的探究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及现状进行分析,并以2003-2018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二者对投资效率的交互作用,其中股权多元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量变”(混合股权多样性)和“质变”(混合股权深入性和混合股权制衡性)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式来衡量。本文首先采用Richardson(2006)残差度量模型对国企投资效率进行测量,其次分别检验了股权激励、股权多元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最后检验了股权多元化与股权激励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活跃度不如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数量虽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重较小,激励水平不高,且相关政策条款缺乏灵活性、存在滞后性;(2)国有企业股权激励与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3)混合股权多样性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混合股权深入性和制衡性会对投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4)混合股权多样性与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随着非国有股东种类的增加,股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正向效应减弱,但混合股权深入性、混合股权制衡性与股权激励的交互作用对国企投资效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