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市哈萨克族饮食文化变迁研究——以阿勒泰哈萨克族餐饮业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吃”作为人类存在的保障、社会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一直受到所有族群与社会的关注。饮食文化不但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非语言信息的传递方式,而且对传达事物也起着有效的沟通作用,它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饮食文化,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形态,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迁之中:饮食结构的调整与食物种类的不断丰富是其逐步发展与改变的象征,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也是处于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同时外来文化要素不断传入并逐渐融合到本民族饮食文化系统。本文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哈萨克族饮食结构和菜肴名称,旨在反映其饮食文化发展融合及变迁现状,探究其发展变迁与生态环境、经济类型、社会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以及意义,还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二章为新疆阿勒泰市餐饮业的基本概况,主要阐述了阿勒泰的地理环境、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以及阿勒泰市近年餐饮业的主要特点;第三章具体、细致的描述了阿勒泰市大、中、小型哈萨克族餐馆的饮食类别以及特点;第四章介绍了哈萨克传统饮食的类别及名称、哈萨克现代饮食的类别及名称,又深入的进行了对比,对饮食文化的变迁做了简单的总结;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对阿勒泰市饮食文化变迁的归因,即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因素、社会发展和民族交融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餐馆饮食概况的调查发现,随着哈萨克族生存环境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改善,传统哈萨克族饮食与现代哈萨克饮食有着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不外乎生存环境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的增长和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使得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每一次变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对社会变迁的抗阻作用和传统饮食文化个体的选择,一部分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中的特质会丧失,但大部分哈萨克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合理内核仍会保留下来,还会在一些方面会一定区域继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功能。这一现象表明,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根,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
其他文献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他整合了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以“气本”论为核心的哲学主张。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性论学说,主要包
期刊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CSSLS)、国际腰椎研究学会(ISSLS)、《中华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
论文第一部分为文学本位的回归清理了外部的纠缠和禁锢,在文学与政治、与生活等关系上建立了一种新型联系.论文核心部分是对人性、人道主义,形象思维、典型、现实主义等在"十
《世说新语》是以魏晋时期的真实人物和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志人小说,刻画了一千五百多个历史人物,现存1130余条,共60100余字。其近乎口语化的词汇,真实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语言概貌,
同义连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都得到学术界广泛地关注。同义连用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并列在一起使用,而表达相同的或基本一样的意思。
本文对《诗·周南》地域风格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诗》十五国风采自周代十五个不同的地域,虽然经过编诗者的统一编排,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有着各自的风神雅致。文章探讨了
元和诗歌是中唐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古思潮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一条主线。然而元和诗歌的复古运动却呈现出了刻意求奇的特色。换言之,元和诗人的着意复古,迫使其诗歌呈现出了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