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田间检测黄龙病及杀虫剂对其准确度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严重危害世界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细菌性病害之一。目前有关治愈黄龙病的特效药剂尚未报道出。因此,发展黄龙病的即时准确检测技术,对于减缓黄龙病的迅速蔓延、保障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传统分子检测技术成本高、周期长、对样本有损耗等缺点,田间急需应用快速、无损、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的诊断技术,因此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被报道用于黄龙病检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集四种柑桔叶片近红外光谱,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建立四品种柑桔的黄龙病定性判别模型,讨论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用于黄龙病定性判别、分析药剂对叶片近红外光谱的影响及杀虫剂对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精准黄龙病判别领域的近红外检测技术提供应用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砂糖桔、年桔、春甜桔、甜橙PLS-DA模型的建立。将采集到的近红外光谱(905~1650 nm),使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PLS-DA模型。结果证明不同品种采用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不同,甜橙原始光谱使用一阶导数预处理,RMSEV=0.13159,Rv~2=0.92135,使模型满足相关系数(Rv~2)接近于1且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V)接近于0的模型评价标准,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同理,砂糖桔原始光谱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RMSEV=0.05129,Rv~2=0.98926;春甜桔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RMSEV=0.16325,Rv~2=0.89361;年桔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与多元散射校校正叠加,RMSEV=0.09045,Rv~2=0.96538。2、近红外光谱模型田间检测试验。本研究将柑桔属四品种黄龙病定性判别模型用于田间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对于与校正集同品种的柑桔叶片,黄龙病正确识别率高于97%,符合田间检测要求。砂糖桔、年桔、甜橙模型特异性较强,只能用于与校正集同品种的柑桔叶片黄龙病判别。春甜桔模型既可用于春甜桔叶片,还可用于甜橙叶片黄龙病感病情况预测,正确识别率高于79%,模型预测值与Nest-PCR检测实际值卡方检验结果P>0.05,无显著差异。3、药剂对柑桔叶片近红外光谱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田间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四类杀虫剂代表的原药:联苯菊酯、吡虫啉、螺虫乙酯、毒死蜱。原药稀释液浓度为100mg/L、1000 mg/L、10000 mg/L,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集含不同药剂的柑桔叶反脉光谱,经二阶导提高光谱分辨率,主成分分析散点得分图显示,对于不同种类原4、药稀释液及不同浓度样本,叶片近红外光谱数据聚集区域明显不同。5、杀虫剂对模型预测准确度影响。使用年桔模型预测分别喷施联苯菊酯、毒死蜱、螺虫乙酯、吡虫啉四种杀虫剂溶液的带菌年桔叶片。结果显示,四种杀虫剂均使模型的正确识别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杀虫剂浓度与模型正确识别率成反比。联苯菊酯、毒死蜱、螺虫乙酯杀虫剂使用后,年桔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大幅降低,出现了较多假阴性样本;喷施吡虫啉杀虫剂后年桔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虽有所降低,但仍能达到88%以上,基本满足田间检测需要。
其他文献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作物的Bt蛋白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花粉飘落、作物粉尘、残渣等途径进入临近水环境,从而使邻近水域中的水生生物接触到Bt蛋白。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分别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有重要作用,探究Bt作物释放的Bt蛋白对斜生栅藻和大型溞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学位
四聚乙醛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杀螺剂,常用于防治水稻、烟草、水果、蔬菜等作物上的福寿螺、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近年来蜗牛等软体动物在一些果园,菜园泛滥成灾,已成为果园,菜园的新虫害,多发于雨后晴天清晨和傍晚,昼伏夜出,取食植物叶、果、茎等幼嫩部位,同时分泌特殊黏液,严重影响果实生产和安全质量。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而非昆虫,传统的杀虫剂对蜗牛防治效果差,常使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作为防治软体动物的药剂,撒施于
学位
本论文研究了噻虫嗪、杀虫环和氯虫苯甲酰胺三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菜心种子生长的安全性;并使用不同浓度杀虫剂处理下的菜心苗,对不同地区的黄曲条跳甲和药剂敏感性不同的小菜蛾进行室内防效研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选择具有强内吸性,对种子生长较安全,且对十字花科蔬菜菜心的重要害虫,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有较好防效的杀虫剂—噻虫嗪。在此基础上,将噻虫嗪与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含有不同剂量噻虫嗪的丸粒化包衣
学位
稻田深施药和种苗带药是实现水稻精简耕作方式的有效途径。利用这些方式施用的杀虫剂,必须通过水稻种子或者根部吸收,随后分布到植株各部位发挥药效。转运蛋白对农药在作物中的吸收传导起重要作用,构建简便快捷的瞬时表达体系将为研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转运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评价51个水稻品种对4个新烟碱类农药的互作差异,同时构建转运蛋白瞬时表达体系研究植物转运蛋白吸收转运农药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选取5
学位
草蛉是一种常见的农林业害虫天敌,能捕食粉虱、粉蚧、蚜虫等多种害虫。温度作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在昆虫种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我国华南地区优势天敌黄玛草蛉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以扶桑绵粉蚧、柑橘木虱为猎物的黄玛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考察了黄玛草蛉在两种猎物上的生存适合度,同时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评价了对两种害虫的捕食效能。研究结果可为黄玛草蛉的室内规
学位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白玉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的重要食用菌品种之一,斑玉蕈栽培菌种性状的退化和菌种出菇周期长是整个斑玉蕈产业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单孢杂交技术筛选斑玉蕈优质高产菌株,并结合ISSR、RAPD和SRAP等分子标记法对亲本和杂交菌株进行验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以及稳定的指纹图谱,并筛选出具备亲本优良性状的杂合菌株,最终得
学位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是危害柑橘类作物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该病毒在植株间一般通过嫁接和蚜虫介导传播。柑橘衰退病在田间普遍发生,柑橘植株感染CTV后可表现出茎陷点、黄化、衰退等症状。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生产上重要的害虫,主要传播柑橘黄龙病。本研究在不同果园采集不同品种柑橘植株与部分刺吸式口器昆虫,用RT-P
学位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香蕉枯萎病,给我国和世界香蕉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以4号生理小种(Foc4)的危害最为严重。挖掘Foc的致病相关基因,并探究其致病机理,可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泌蛋白作为一类重要的致病分子,在Foc的致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本研究室的前期工作中,应用分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
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和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由于其广泛调控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通路,响应并且适应环境压力,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常被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模式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又通常用作群体感应研究的实验室模型。在过去的十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被报道出微进化事件,这些微进化造成了基因型与表型变异,包括
学位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对全球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属于革兰氏阳性病原微生物,Bt在产孢过程中产生的杀虫晶体蛋白能特异性杀死多种害虫。小菜蛾是第一个在田间对Bt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目前,小菜蛾对Bt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