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吗啡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作为一种药源植物,在医疗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罂粟生物碱中含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是吗啡,但其易使人产生依懒性并成瘾。因此,寻求作用独特而且不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罂粟生物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现今,罂粟吗啡合成代谢途径中产生的蒂巴因受到广泛关注,需求量日益增多。但自然合成蒂巴因的产率较低,使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培育蒂巴因高含量的罂粟种质对医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本研究根据罂粟体内吗啡生物合成的特点,克隆了吗啡代谢途径中的可待因-O-脱甲基酶基因(CODM)和蒂巴因-6-O-脱甲基酶基因(T6ODM),同时构建以关键酶基因为靶标的RNAi载体,最后在烟草中验证,为实现罂粟体内吗啡合成代谢途径中关键代谢酶基因的表达抑制、创造蒂巴因高含量的罂粟种质资源奠定基础。研究取得的结果主要有:1.根据已知的CODM(GenBank accession:GQ500141)和T6ODM(GenBank accession:GQ500139)编码序列,利用Primer5.0、Olig6.0软件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CODM和T6ODM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cDNA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2.通过E-RNAi网站在线分析,分别找出CODM和T6ODM基因的10个敏感靶点的长dsRNA片段,这些片段中含有较多的有效小干扰RNA[siRNA,19 nt],选择其中得分最高的片段作为构建干扰载体的目的片段。3.利用重叠PCR技术,将选择的靶标基因敏感片段融合,并在5′和3′端添加适合的酶切位点,以便插入到RNAi基础载体pHANNIBAL中。采用分步酶切和连接方法,将正向片段和反向片段分别插入到基础载体的PDK内含子两侧,得到中间载体pHACTFR。再将“Ca MV 35S P::正向融合片段::PDK内含子::反向融合片段::OCS T”插入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的pCEPSPS载体的SacⅠ和PstⅠ之间,得到ihpRNAi载体pCEHACTFR。采用冻融法将载体pCEHACTFR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获得转化用的工程菌。4.采用真空渗透结合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烟草幼苗,对转化的烟草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除草剂抗性鉴定,获得的阳性烟草转化苗具有草甘膦抗性,说明所构建载体的LB和RB之间的除草剂表达单元和ihpRNAi单元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5.通过对罂粟组织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以及转化体系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罂粟的再生体系,筛选出适合罂粟再生培养的培养基以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泡脚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失眠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泡脚配合辨证施护);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泡脚)。结
大跨预应力砼桥梁工程采用的砼性能进一步需要与之配合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的改进.介绍了现有预应力张拉工艺的不足,新型数控预应力张拉设备中涉及的主要传感器性能及几种常
目的:通过观察四君子汤合麻仁丸加减方治疗肛肠术后便秘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术后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四君子
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诸方面提出来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目前师范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
目的分析来自5个CADASIL家族中8名患者的核磁共振(MRI)表现,总结病变不同时期的MRI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过超微病理和Notch3基因检查确诊的5个CADASIL家族
机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是确保水力发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是水力发电厂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力发电厂的整体效益。在分析水力发电厂机械设备检修策略
汕尾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抓住“红色旅游”发展的良机,合理开发,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培育汕尾市旅游
为研究壁面过冷度对含不凝性气体蒸汽流动冷凝换热能力的影响,分别进行水冷却与空气冷却条件下空气-蒸汽混合气在水平管内的流动冷凝实验,分析空气入口质量分数,混合气入口流
介绍了日本减缓温室效应的对策、能源与电力行业现状、蓄冷(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应用实例。在区域供热制冷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数据表明,蓄冷(热)技术无论从减缓温室效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