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气候因素与沙尘天气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对国家的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造成沿途城市空气质量迅速下降,出现重度污染事件,甚至在未出现沙尘天气的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我国西北及北方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条件,境内包含了沙漠、戈壁、沙地、草原、雪山等土地类型,这一地区是沙尘天气的发源地,对该区域的沙尘天气气候特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我国沙尘天气的特点,研究西北地区源区气候因素与沙化和沙尘暴的关系及其影响,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沙尘天气的成因,并为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也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近十年影响我国的154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气候影响指数D研究了我国西北沙尘源区的气候状况,并试图探讨西北地区气候因素与沙尘天气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2001—-2010年共发生的154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以沙尘暴天气过程和扬沙天气过程为主,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其中尤其以4月为全年最高值,沙尘天气高发地主要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年均沙尘天气日数超过200天,第二个高发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祁连山以北甘肃中西部以及到宁夏一带;(2)沙尘天气过程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冷锋和蒙古气旋等天气系统,传输路径多以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随着沙尘天气过程持续天数的增加,重污染型沙尘天气过程发生的比例在逐渐增加;(3)我国西北地区的D值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其中在春季普遍较大,其平均值在2左右。D值与我国沙尘天气过程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有超过80%的站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相关性检验,有70%的站点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相关性检验;(4)在对各个省份选取的代表性站点的分析中,对于处在我国境内沙尘源区以及传输路径上加强源区的地区的气候状况对沙尘天气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5)北京市各类沙尘天气存在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路径主要有西路、西北路和北路三条路径,总体上西路路径对于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影响要大于西北路径和北路路径;(6)春季沙尘天气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中,2000年4月和2001年3月的影响较大,△ρ(PM10)分别为0.062mg/m3和0.077mg/m3,占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ρ(PM1O)二级标准限值(0.15mg/m3)的41.3%和51.3%。3月是春季三个月份中沙尘影响最大的月份,△ρ(PM10)平均值为0.021mg/m3;其次为4月,Aρ(PM10)为0.016mg/m3和5月的0.015mg/m3。
其他文献
工程电磁场的有限元方法具有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的优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在电机电磁场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有限元技术在
根据近年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贸易来看,中国出口农产品可能会受制于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于这些贸易壁垒的意义笔者用回归分析来评估,即用一个农产品贸易模型来分析残留标准
用蛹虫草菌种通过人工接种蓖麻蚕蛹,控制培养环境条件,经过40-60天培养,可长出子实体,最高达8.5厘米,经两年来探索研究,栽培种内已可达到100%出草率。
行人定位导航是为公众出行提供准确位置信息及导航服务的应用系统。目前,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NSS)在室外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得到成熟应用;然而,由于室内遮挡与多路径效应的存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依据定义的休闲类POI数据,通过核密度分析技术、最近邻指数等衡量研究区休
为了解不同小叶杨无性系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旱性,为青海省的造林建设选出最适宜栽植的小叶杨无性系,本试验以5个不同小叶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浇水对小叶杨进行干旱胁迫
卡拉特拉瓦成名于桥梁建筑的设计,他那一个个千奇百怪、无异于外星来客的造型,便是大自然的写生,生命的脉搏。他像一位诗人,所有的诗集都是在歌颂自然,这便是他的仿生学艺术,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SW620细胞及裸鼠NKD2、CXCR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SW620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SW
<正> 作为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工具,互联网(Internet)成为IT市场的宠儿,以提供接入服务为核心业务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也在IT界风光一时。随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流通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本文在认真梳理美国和日本农超对接的国际经验之后,找出其中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启示,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