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冲淡”范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根植于中华文明丰厚的土壤之中,有着深刻的内涵,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有重要的影响。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的虚静思想,佛家的破执、空寂自在思想为其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唐代,“冲淡”由现实生活领域发展成纯粹的审美范畴进入文学领域,作为一种审美风格初步成型。皎然《诗式》第一次明确提出“冲淡”概念。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冲淡”列为第二品,对其进行了充分论述,而且冲淡风格弥漫了整篇作品。到了宋代,“冲淡”作为一种审美心胸发展到了顶峰,苏轼为其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将冲淡诗风真正带入文坛,而且揭示了冲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的本质,指出实现冲淡美的“随物赋形”、“常言抒写”、“渐老渐熟”的途径。宋代以后,冲淡仍然是诗文之高格、音乐之高格、绘画之高格、书法之高格,“淡然无极而后美从之”。“冲淡”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的审美内涵与社会历史发展相吻合。冲淡美崇尚自然美,要求主题自然、文采自然;淡泊澄澈,要求内容的无功利性和文风的清新;倡导超越洒脱,对于无法避免的人生苦痛,要求积极面对,勇于超越。冲淡美影响了艺术创作者的心态,让冲淡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和外化为处世态度;也影响了创作者的创作方法,要求选题自然、为文自然、意境玄远、淡泊澄澈。冲淡在影响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影响了艺术鉴赏。冲淡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冲淡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
在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是指学习者能意识到的知识(Ellis,2004),即学习者能明白无误被教授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偶尔习得,隐性存储,自动使用的知识(Paradia,1994),即学习者通过阅读和
长久以来,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为全社会打开知识、信息的大门,在促进社会民主、和谐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这成为其获得社会关注与支持的主要原因。在国家实施区域
习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动人心弦、催人奋进,与两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一脉
报纸
本文对当室内定位技术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并重点研究分析了主流的基于射频的室内定位技术的若干定位方法。
本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的桃褐腐病菌,确定了包括一个新种,一个新新记录种在内的三种桃褐腐病菌。克隆并分析了不同桃褐腐病菌的交配型位点,揭示了桃褐腐病菌为异宗配
电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我国用电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电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社会在不断的发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实施HSE管理,但由于各企业在HSE管理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导致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为此,构建适合建筑企业的HSE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人的思维从本质上说是隐喻的,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