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是一种具年龄依赖性、难治性癫痫性脑病,其病因不十分明确,预后不良。多数患儿伴智力障碍。目前仅是经验性治疗。我们采用短期、小剂量ACTH联合硝西泮治疗对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动态脑电图改变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
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诊断明确,未经治疗的婴儿痉挛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30例),同时治疗组按病因分症状性为A组(40例),隐源性为B组(22例)。所有患儿男56例,女36例,年龄在2月至18月之间,约90%患儿小于12月,起病高峰年龄为4-6月。所有患儿惊厥发作形式71.7%为屈曲型,10.9%为伸展型,19.4%为混合型。治疗前全部患儿均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及相关检查。治疗A、B两组,1岁以内的患儿给予ACTH 10IU/d、大于1岁的患儿给予ACTH 15 IU/d及硝西泮0.2mg/kg/d连用15天,对照组予强的松2mg/kg/d及硝西泮0.2mg/kg/d口服,治疗15天。半月后均检查动态脑电图。观察其痉挛发作控制及动态电图变化,每天监测血压2次。并监测血常规,心电图生化Ⅰ等改变,观察副作用。
结果:1、治疗组在治疗前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峰失律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在治疗后痉挛控制,脑电图改变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B组(隐源性) 在治疗后痉挛控制,脑电图改变与治疗组A组(症状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Ⅰ、心电图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检意义(p>0.05)。5、24小时记录发现脑电图模式改变显著,在清醒期睡眠发作及间歇期各不同。动态脑电图可发现更多不典型高峰节律失常,有利于婴儿痉挛的诊断。6、治疗前动态脑电图示高峰节律失常,清醒时出现60%,NREM睡眠Ⅱ期80%,Ⅱ-Ⅳ期95%,REM期明显减少。7、治疗组治疗后动态脑电图示约90%高峰节律失常消失,而对照组约40%高峰节律失常消失。
结论:1、小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对痉挛控制疗效快,副作用少。2、隐源性较症状性治疗效果好。3、ACTH治疗婴儿痉挛较口服激素效果好。4、ACTH治疗婴儿痉挛对脑电图改变明显,高峰节律失常消失较快。5、ACTH联合硝西泮治疗婴儿痉挛具有安全性、效果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