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寿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不同食料和饥饿干旱胁迫对福寿螺生存和取食的影响,通过测定其存活率、螺重增长率、产卵量、孵化率和平均最大摄食率等指标及观察其行为的变化,明确稻田福寿螺最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及其存在的潜在为害性,并调查不同生境条件下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密度及其与水稻不同发育阶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田间福寿螺灾害的生境条件及季节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制定稻田福寿螺防控策略及选择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稻田福寿螺灾害风险评估及建立预警系统打下了基础。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温度对福寿螺的影响。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考查各发育阶段的福寿螺的存活率、生长发育速率、繁殖能力及取食行为等,结果表明,福寿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是30℃左右,福寿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19℃,有效积温为137.41日度,低于15℃或高于35℃卵均不能正常孵化;福寿螺取食的高温临界点为43℃左右,低温临界点为13℃左右。
2、光照对福寿螺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福寿螺的生长、繁殖和行为的影响,明确了光周期分别为12:12,16:8和8:16时对福寿螺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均无显著的差别;在连续长时间全光和全暗处理下,福寿螺存活率有所下降,而且福寿螺产卵量减少,孵化率也降低,但最大摄食率却大于在光暗交替条件下饲养的福寿螺;全光照处理时的螺重增长率均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光照强度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在光强较弱的条件下取食量相对较大、活动能力强,当光照强度达到300×102Lx以上时,出现躲避行为;大螺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强于小螺。
3、食料对福寿螺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生菜、红薯叶、浮萍、水稻苗、水花生和水葫芦共六种食料对福寿螺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菜、浮萍和红薯叶饲养的福寿螺,其螺苗存活率、螺重增长率和最大摄食率、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其它食料。用生菜、浮萍和红薯叶饲养的福寿螺经过8个月均可达到性成熟,雌雄比例较均匀,其它食料饲养福寿螺生长势弱且12个月以后均还在小螺或中螺的阶段没有交配现象发生,且螺苗基本不取食水稻苗。
4、不同食料对福寿螺主要营养积累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用浮萍、生菜和红薯叶饲养的福寿螺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大于其它食料饲养的福寿螺,但是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用这些食料饲养的福寿螺的营养成分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食料本身的粗糖和粗蛋白含量与福寿螺的喜好亦无相关性。
5、饥饿干旱胁迫对福寿螺的影响。福寿螺在干旱条件下饥饿30d后恢复正常饲养,均能正常取食且能产卵;而在有水条件下饥饿30d后,死亡率显著高于干旱条件下处理的福寿螺;但是在有水条件下存活下来的成螺的体重明显大于干旱条件下处理的福寿螺。
6、稻田环境及水稻生育期对福寿螺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同生境福寿螺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地势越高,田间存水量少,水稻植株的生长势越好且福寿螺密度越小;地势越低,田间存水量越多,水稻植株长势越弱且螺密度越高。甚至最低地势的水稻田间螺密度是高地势的近71倍。不同季节稻田福寿螺的平均螺密度调查显示,稻田福寿螺的平均密度在3-10月间呈双抛物线趋势,分别在4月、8月早晚稻的水稻苗期,田间螺量最大,晚稻田间螺密度是早稻田的3.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