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领域。学生的贯通培养模式要求课程设置具有新的特征和侧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设有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的农林高校的培养方案的描述与总结,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基地班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理出当前生命科学贯通培养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阶段与个性教育阶段的课程衔接不畅。通过对这种问题的理性分析,找到恰当的对策,以实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在课程设置衔接这一角度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合理的可靠的依据及建议,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设有生命科学本硕贯通培养模的各农林院校的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其课程设置需要具有新的特征和侧重点。即:整体课程安排基本实现本硕课程的贯通化,逐步形成由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初步实现按照“两段-三阶-多模块”的课程设置理念来组织课程教学;学生前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的课程较多,学习压力加重;必修课比例远远高于选修课比例,学生个性化培养实施进展缓慢;突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自主实验环节、导师指导下的学生科研训练均计入学生的总学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整个贯通化培养课程设置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级生命科学基地班学生的调查,课程设置中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课程衔接不畅。这种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前两年课程设置太过宽泛、课程学习任务重,个性化教育阶段要求修补太多的专业课程、压力大。同时,课程设置的问题还表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通识教育最终转化为多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等问题,导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与专业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学期中课程量的不平衡以及前后课程冲途,新课程开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寻求科学理论的指导,对通识教育进行充分认识,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组织与个性化教育的冲突,生命科学类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性增加了课程内容,这三个方面成为课程设置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此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生命科学类本硕贯通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的立足点,采用适当的课程设置教育观,运用多样的课程组织结构类型,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合理措施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其他文献
对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后的优良效果进行了分析 ,从外加剂的选择、复配的原则、测试方法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通过几种外加剂的复配达到了某一种外加剂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分别从制度性与技术性层面讨论了《城乡规划法》所确定的"规划区"概念。通过与《城市规划法》的对比,认为《城乡规划法》已经在制度性的行政管理、与远景规划的关系等方面有
以南京市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江宁区各个街道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化基本情况,以及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总结出江宁区
目的探讨TLR2和TLR4在髋关节滑膜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因髋关节疾病在我院行髋关节手术患者的髋关节滑膜标本共4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4例(A组),股骨头坏
动画片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对他们的语言学习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原声英语动画片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农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网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对农网改造的风险管理予以重视,才能保证农网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营。通过对县级农网改
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量的亚微米气溶胶颗粒,它的运动就是其在具有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空气中四处弥漫的过程,该过程直接影响到天气的恶劣程度。根据雾霾排放的实际特征,建立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是变压器故障诊断重要的分析手段,提出了多种以油中气体含量为依据的判断变压器故障类型的方法。主要对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的变压器绝缘故障
<正>每年三月十七日是圣派垂克节(St.Patrick’s Day)。这个节日在五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以纪念基督教圣徒派垂克(Patrick)。美国人从
云雾山典型草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由于降水量低,且多以暴雨出现,水土流失与干旱并存,植被恢复难度较大。以往学者对该区施行的植被恢复措施主要有人工建设和禁牧封育,并且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