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棕榈酰转移酶基因MdPAT16促进糖分转运和增强耐盐性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主要的苹果生产国,苹果栽培的面积和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中国的苹果产区,土壤盐渍化特别是次生盐渍化发生普遍,严重制约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何抵御土壤盐害,对提高苹果生产效益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糖在植物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的能源供应物质,而且是决定某些农副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的关键。碳水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碳骨架,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糖代谢是植物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脂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的信息载体,为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前期研究发现,苹果MdCIPK13是一个盐胁迫应答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蛋白激酶,能够与蔗糖转运蛋白MdSUT2.2相互作用,并在盐胁迫下磷酸化MdSUT2.2,提高其转运活性,从而促进苹果植株和果实的蔗糖累积,但MdCIPK13如何应答盐胁迫尚不清楚。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蛋白作为CIPK蛋白的上游蛋白,能够通过与CIPK形成蛋白复合体,响应多种胁迫信号,在拟南芥中,棕榈酰基转移酶蛋白(Protein Acyl-Transferase,PAT)与CBL互作应答盐胁迫,但响应盐胁迫的机理并不清楚。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推测棕榈酰基转移酶蛋白可能通过MdCBLs调控MdCIPK13-MdSUT2.2的功能。通过转录组数据与荧光定量PCR数据相结合,鉴定得到了苹果中的一个棕榈酰基转移酶基因MdPAT16。通过遗传转化,得到了苹果MdPAT16过表达的转基因‘嘎拉’苹果组培苗,过表达以及RNAi的转基因发根苹果苗,以及过表达和RNAi的转基因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对苹果MdPAT16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1.棕榈酰基转移酶与苹果耐盐性及糖分累积密切相关。适度盐胁迫(1 mmol/L以及10 mmol/L的Na Cl处理)‘平邑甜茶’实生苗糖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盐胁迫与糖分累积密切相关。采用10μM的2-溴棕榈酸(2-BP,棕榈酰化抑制剂)处理‘平邑甜茶’实生苗,发现施加2-BP处理的植株较对照处理耐盐性显著降低,表明棕榈酰化能够影响植株的耐盐性。在苹果的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了30个MdPAT家族成员,通过对30个成员的荧光定量PCR结果,结合转录组数据的交叉比对,确定了一个在盐胁迫下高表达的MdPATs,MdPAT16。通过对不同物种中的PAT16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苹果中的MdPAT16与白梨(Pyrus×bretschneideri)的PAT16亲缘关系最为接近。MdPAT16的ORF全长为1146 bp,共编码381个氨基酸,对MdPAT16的蛋白序列进行结构域分析发现,MdPAT16的蛋白包含PAT家族特有的DHHC以及ANK结构域,属于典型的PAT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MdPAT16定位于细胞质膜上,q RT-PCR结果表明,MdPAT16受盐胁迫诱导。2.MdPAT16的功能鉴定。将MdPAT16全长的CDS连接GFP标签,以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获得了5个35S::MdPAT16-GFP的转基因苹果组培苗株系,其MdPAT16的m 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以150 mmol/L的Na Cl处理MdPAT16过表达以及转入空载体的苹果株系,结果表明,MdPAT16的过表达株系盐抗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样,用发根农杆菌侵染得到了MdPAT16过表达(MdPAT16-OE)和沉默表达(MdPAT16-RNAi)的株系各三株,分别进行盐处理,并检测植株的糖含量。结果表明,在MdPAT16过表达株系中,抗盐性以及糖含量均有显著提升,而在MdPAT16-RNAi的株系中,抗盐性以及糖含量则显著下调,这些结果均表明,MdPAT16编码的棕榈酰基转移酶能够正调控抗盐性以及糖含量。为进一步验证MdPAT16是否编码一个棕榈酰基转移酶蛋白,将MdPAT16在酵母棕榈酰基转移酶突变体akr1中表达。功能互补实验表明,MdPAT16蛋白能够互补akr1棕榈酰基转移酶缺失的表型,而MdPAT16的DHHC结构域突变体MdPAT16C244A则失去弥补棕榈酰基转移酶缺失表型的能力,且酰基-生物素交换实验同样证明MdPAT16有自棕榈酰化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MdPAT16是一个典型的棕榈酰基转移酶蛋白。3.MdPAT16与MdCBL1蛋白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验证MdPAT16是如何发挥抵御盐胁迫,促进糖累积的功能,利用苹果愈伤组织进行了一系列遗传转化和相关分析,发现MdCBL1可能与MdPAT16相互作用。随后,采用Co-IP、Pull-Down和Bi FC试验,在体内以及体外分别验证了二者的互作关系。同时,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dPAT16与MdCBL1的互作。在互作的基础上加入Na Cl,发现外施Na Cl能够显著提高二者互作强度。体内Co-IP实验证明MdPAT16能够将MdCBL1棕榈酰化,同时,ABE实验结果表明,MdCBL1的第3位半胱氨酸残基是发生棕榈酰化的关键位点;MdCBL1棕榈酰化的缺失会导致MdCBL1的亚细胞定位由质膜迁移到细胞核和胞质中;蛋白降解实验同样表明,MdPAT16通过棕榈酰化,稳定了MdCBL1的蛋白表达。4.MdPAT16通过MdCBL1调控苹果糖分含量。为进一步分析MdPAT16是如何调控糖含量的,用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式,获得了MdCBL1过表达、沉默以及第3位半胱氨酸残基突变的转基因根系。对转基因苹果根系和糖含量的检测表明,MdCBL1能够促进糖的积累;在MdPAT16过表达的背景上,进行了一系列瞬时表达试验,发现共注射果实也表现出相同的结果。因此,MdPAT16可能通过棕榈酰化MdCBL1调控糖和花青苷积累。之前的研究证明,MdCBL1/MdCIPK13-MdSUT2.2通路可以在液泡内诱导糖的积累,鉴于MdCBL1与MdCIPK13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测MdCIPK13参与MdPAT16对盐胁迫应答和糖累积的调节过程。为验证上述假说,利用病毒载体对苹果果实进行了瞬时表达试验,构建了过表达载体MdCIPK13-IL60与抑制载体MdCIPK13-TRV,并进行苹果果实注射试验。发现MdCIPK13-IL60可促进苹果果实内的糖积累,MdCIPK13-TRV则可抑制糖类积累。此外,MdCIPK13-TRV抑制了MdPAT16-IL60+MdCIPK13-TRV共注射导致的糖积累,表明MdCIPK13参与了MdPAT16-MdCBL1介导的糖分积累。
其他文献
细菌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的结构复杂的细菌分泌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接触依赖型细菌竞争武器,一般认为,在环境中相邻的细菌间,攻击者(供体菌)利用T6SS直接刺穿相邻的被攻击者(受体菌)的细胞,从而直接将效应蛋白注射到被攻击者细胞的特定位点,发挥杀菌活性,以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有关T6SS杀菌功能的研究报道都是接触依赖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主要病原,PCV2感染会侵害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易感。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
大气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森林是CO2、CH4和N2O重要的源或汇,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反馈是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系统的关键环节。持续增加的大气氮沉降提高了土壤氮的有效性,导致了土壤酸化,通常会引起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生物炭自身具有强大的吸附性和碱性等特点,添加到土壤中能够降低土壤氮的有效性,缓解土壤酸化,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草地存在恢复速度慢、结构简单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长期水土流失和集约化农业生产活动导致该区草地多为养分限制生态系统。施肥是促进该区草地生产力提升和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氮磷添加不仅有助于提升草地生产力,还可优化群落结构和功能,加速草地恢复进程。论文选取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草地及其优势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17-2019年在3个不同类型草地(一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本
山桐子是十分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含油率高,亚油酸含量在60%以上具有“树上油库”的美称,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工等方面拥有多种用途,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选育优良品种,是开发利用山桐子的前提,然而由于缺乏山桐子果实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理论研究及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严重制约了山桐子这一优良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深入了解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和功能,对山桐子果实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
在当前发展可持续林业的背景下,选育高产的造林树种至关重要。由于木质部的水分运输能力极大影响了生物量积累过程,因此水力学特性也许可以用来反映造林树种的高产潜质。为了将水力学特性应用于高产树种的快速选育,对水力学特性与生长速率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了9个具有生长差异的I-101(Populus alba)×84K(P.alba×P.glandulosa)杨树无性系,通过连续3年测定水力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形态、生理和代谢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其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尤其酚类物质,在提高植物自身保护、抵御和适应逆境及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上充当重要角色,其产生和变化比初生代谢产物与环境有更强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杜松是黄土高原地区重点保护植物,含有较多酚类物质,在干旱和紫外线强的严酷环境中有其应对的机制,探索其酚类物质对逆境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对杜松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均
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是世界性的苹果真菌病害,可危害寄主叶片、枝条和果实,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特别是在欧洲、美洲苹果产区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害典型症状是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的疮痂病斑,又俗称苹果疮痂病(Apple Scab)。苹果黑星病自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河北省发现以来,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而向其他省份扩展蔓延。上世纪80年代,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使
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与决策要求设计并优化森林经营规划的策略与方案,这需要把林分生长动态和营林措施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仿真-优化系统。因此,森林经营管理的实现依赖于两个关键工具:森林生长预测模型和经营优化模型。林分生长模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准确描述使得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加详细的林分动态信息,而优化算法决定了最优经营方案的可靠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长过程机理的模拟在森林经营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过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固氮效率最高的固氮系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一种生长迅速、抗逆性强且固氮能力突出的豆科乔木,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黄土高原地区人工造林等生态恢复战略的重要先锋树种。开展根瘤菌-刺槐共生固氮体系相关研究既有助于发挥刺槐的生态价值,也可加深对共生固氮机理的了解。Mesorhizobium amor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