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与逃亡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在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汲取了异域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从而孕育出崭新的文学形式,创造出全新的形象系列。在对西方资源的借鉴过程中,易卜生的“娜拉”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中的广泛接受与频繁复制颇为引人注目,源自西方的现代女性形象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掀起女性解放与个性主义的滔天巨浪,饱尝压抑之苦的中国女性找到了效仿的榜样和渲泻的途径,发现了新的人生情态,因而开始了建构自我主体的历程。与此相联系的是自近代以来屡遭欺侮的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国理想推动作家们用“娜拉”这一形象来诠释时代精神,演绎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理念。个体的抗争和国家的斗争在现代知识者的笔下合而为一:“娜拉”们毅然走出家门的过程也象征着现代中国努力摆脱既有受压抑和奴役的秩序和格局,在列强环伺之下艰难突围的历程。个人所反抗的伦理规范和家庭秩序就象征着中国需要摆脱的世界政治框架。过于功利的文学意识限制了作家的深入思索,文本中的“娜拉”们走出家庭投入到革命队伍中完成了由个人到整体的身份置换,从旧的秩序中摆脱出来又沦入新的秩序框架之中,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在觉醒后重又遭到压制。中国女性在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的条件下依然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身具“个性解放”和“精神反叛”两大特征的“娜拉”们身上寄寓着作家们批判传统、抨击现实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秉承了娜拉形象的先天缺陷——不知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娜拉”们从旧礼教的枷锁下摆脱出来到投身社会运动,从丈夫的附庸到献祭于化身为国家的男权神坛,无形之中完成了一个隐秘的循环。
其他文献
<正> 已知,构成造血微环境的内皮细胞、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等骨髓间质细胞同造血细胞的自身复制、分化、增殖密切相关,即骨髓间质细胞和造血细胞接触或由骨髓间
道教媚俗的享乐主义特征迎合了晚唐五代文人的心理需求,仙道文化对晚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借仙述艳就成为晚唐五代词的一大特点。于是,大量道教典故和语汇意象被运用到
在教学中发挥出数学的文化作用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这需要在学习中加入适当的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史进行传承和发扬,并且还要通过对数学史的学
为寻求一种相比人工安全巡检更高效、准确的监测理论和方法,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
本论文通过研究林纾翻译的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David Copperfield(今译《大卫·科波菲尔》)的中译本《块肉余生述》,探讨译作中体现的林纾翻译中的改写策略。通过和原作的
虹影基于女性视角和全球化语境下的写作,已成为当代文坛的一道别样风景。她以敏锐的感触审视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其大气宽广的取材范围、结构玄机的智性叙述,使她区别于通常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是沈从文创作中的时间意识。本文不拟从不同文化互为对立模式出发去探讨沈从文创作中的文化意识形态,而是试图从个人时间意识这一角度切入,将不同的文化形态置回
才大气雄的辛弃疾为了有力地表现抗金救国壮志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对词的章法结构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他在词的起拍即着力营构雄奇壮伟、动荡飞腾的意象,并使之笼罩全篇;善
介绍了卫星航空管制系统的原理以及国外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卫星航空管制系统的方案设想以及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