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问题初探

来源 :浙江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课题研究思路如下:1.从理论上展开,论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原来对于人力资源问题是不大重视的.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的舒尔茨和丹尼逊等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提示出"经济增长之谜",找到了对于传统分析方法中"剩余因子"的成因--人力资源.从而"人"的因素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发展经济学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问题,对人力资源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甚至把人力资源战略问题作为经济落后国家能否获得迅速发展的根本问题.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和条件,也是解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对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首先,人力资源开发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对科技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最后,人力资源开发是引进、吸收、消化和提高国外先进技术的条件.没有高质量的劳动者,引进的先进技术就不能被消化、吸收、掌握,更谈不上对引进技术的提高,引进技术的目的就难以达到.2.从数量、质量、年龄构成及就业结构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杭州市人力资源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分析,探讨了杭州市人力资源在:a.数量及增量上;b.产业结构上;c.偏低的科学文化素质情况下;d.过高的劳动适龄人口在业率下将会给杭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3.利用以往普查资料及研究人面所测的从1990年到206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分别从:a.丰富的人力资源;b.有利的年龄构成;c.低负担的抚养系数三个方面论述了人口为未来经济发展事业带来的契机.4.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杭州市近二、三十年内丰富的人力资源,既是经济协调发展中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也埋伏着不容忽视的隐患.a.庞大的劳动适龄人口给杭州市劳动就业带来沉重的压力;b.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c.劳动力素质偏低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主要障碍之一;d.过高的劳动适龄人口在业率,使摆脱就业压力的努力难以奏效.5.在理论分析之后,该课题着手探讨目前杭州市人力资源现状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究竟如何及主要从个体微观角度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作用.鉴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杭州市城乡两类不同质的人力资源各有其特点,利用浙江医科大学人口研究所进行的杭州市镇及农村人力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其分别讨论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各有其特点,但其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即人力资源之自然特征(年龄、性别等)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影响不大;而社会特征是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总的研究结果表明:1.人力资源为杭州市经济发展提供契机.(1)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2)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构成将有利于杭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3)人口抚养系数下降,劳动适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减轻.2.杭州市人力资源现状令人堪忧,未来面临挑战.(1)杭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很大,增长依然迅速;(2)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3)劳动适龄人口出现老化现象;(4)劳动适龄人口的利用率过高,就业结构不合理.3.杭州市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偏低的文化科学素质是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该文在分析、研究大量的台湾社会、特别是青年社会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道德和生活方面论述了有关台湾青年价值观的现状;再通过当代台湾青年与传统社会、当代台湾
万年火山热海千年古道边关百年翡翠商城今日锦绣腾冲上面短短的4句话,勾勒出腾冲的历史和今天。19世纪初期,坐落在云南西部的腾冲,曾是我国西南丝绸古道的必经之路,也是滇西
冷战结束后,日本根据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本国的国家利益调整了对华外交战略.新时期日本对华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世界的日中关系".日本在保持对华合作并视之 为对华政策
2003年2月,“浙江大学法律评论2002专刊”以《返回法的形而下》为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为浙江大学法学理论学科点的口号,“返回法的形而下”与“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论证”、“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一部家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作者颜之推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俯仰,改朝换代的腥风血雨,历仕四朝的坎坷际遇,总结出一套
6两优9368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神州种业以6311S为母本,恢复系93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2011年通过广
超级标杂棉的栽培,是在本地区传统的“早、密、矮”常规栽培模式上的改革,实行了“宽、稀、简”的栽培管理模式。水源条件差的平、坡地纯种,行距100~120cm,株距25~30cm,保苗3
该文通过对中国工合的历史考察,从总体上对工合的由来与实质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从个案研究(Case study)的角度,对抗战时期丽江工合的状况进行叙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