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隐性断裂带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断裂带是指没有统一的断裂面、变形程度较弱的断裂带,是由区域应力场或基底断裂活动而产生于沉积盆地盖层中的弱变形构造带。由次级构造(小断层、裂缝带、洼陷、潜山、凸起、圈闭等)断续成带分布构成,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中期阶段的产物。研究表明,隐性断裂带在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并且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是未来油气勘探值得重视的领域。利用重力资料、地震资料、地质资料等手段,根据基底断裂分布、盖层断裂分布、沉积相砂体分布和油藏分布等特征,可在东营凹陷识别出9条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的隐性断裂带,这些隐性断裂带在平面上通常表现为雁列状或帚状排列的次级断层带,部分表现为洼陷和凸起之间的构造突变带,或者是不同洼陷、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分界线。剖面上,隐性断裂带通常表现为花状构造、似花状构造、“Y”字形构造和帚状构造等具有走滑性质的构造样式。区域构造背景及东营凹陷的演化史表明,东营凹陷北东向的隐性断裂带形成于古近纪时期北东向基底断裂的右旋张扭运动,北西向的隐性断裂带形成于古近纪时期北西向基底断裂的左旋压扭运动,南北向的隐性断裂带形成于古近纪时期南北向基底断裂带的右旋走滑运动。以王家岗和八面河隐性断裂带为例,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二者在形成机制上的差异。实验表明,八面河隐性断裂带形成于基底断裂30°以下的张扭运动,王家岗隐性断裂带形成于基底断裂30°~50°的张扭运动。通过对相关实验参数的提取,建立了基底断裂走滑量与盖层雁列式次级断层发育程度间的定量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公式反推出了王家岗和八面河隐性断裂带在古近纪各时期基底断裂的走滑位移量。东营凹陷隐性断裂带的控藏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影响了砂体的沉积,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储集层的分布;(2)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同时,由于隐性断裂带控制了砂体的沉积,也会形成若干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大量发育的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3)隐性断裂带上裂缝密集发育,有效的改善了储层物性。东营凹陷隐性断裂带的平面油气聚集模式有网格状聚集模式、雁列状断块聚集模式和带状断块聚集模式。根据不同方向隐性断裂带的剖面构造样式和油气富集规律,分别建立了东营凹陷北东、北西和南北向隐性断裂带的剖面控藏模式。
其他文献
研究J/Ψ介子衰变过程对OZI规则的破坏效应,通过中间态K*K和ρπ计算其衰变分支比的贡献.结果表明,J/Ψ→f0φ衰变过程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即在该过程中对OZI规则的破坏
介绍了大柳塔选煤厂依靠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干高效的职工队伍和科学的工资分配办法及激励机制,使得全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设(X,‖·‖)为可分的Banach空间,X^*为其对偶空间,X^*可分,(Ω,B,P)为完备的概率空间,{Bn,n≥1}为B的上升子σ域族,且B=VBn.在X^*可分的条件下给出了集值Pramart的鞅逼近,并在此基础上证明
学校变革既有可抽象的共同性规则,也有因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愿景等所形成的个性化特征。在很多时候,通过理论的抽象表达,有助于阐释学校变革中的一般性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脉络,但如何深入到具体学校内部,揭示其变革背后更为鲜活、丰富的文化心理因素,则往往是一般的理论研究所欠缺的。引入教育叙事,并不是要替代理论研究对时间形态的把握,而是试图补充性地揭示和呈现作为典型案例的学校在具体变革情境中的真实
“ぉひゃ^脅 かす”和“ぉと^脅かす”两者都可以表示“威胁”“威逼”“威吓”的意思,这时两者都和“ぉと^脅す”的意思相近。
目的观察用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正】 在英语中有一句谚语:“Well begin is half done”,意思是“好的开端等于事情成功一半”。刘再复同志在《新时期文学的高潮》中谈到了语言符号的变革问题。就提出这个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