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吸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在河北省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的40年间上涨了306%,跃居各类肿瘤死亡率榜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长期以来,治疗肺癌的手段除了手术切除肿瘤之外,往往依赖以紫杉醇、长春瑞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卡铂、洛铂等的化疗,以及对原发灶或转移部位的放疗。然而,传统放、化疗等疗法对于中晚期肺癌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15%。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地深入,针对不同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尤其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日益显著,成为时下肺癌基因层面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大多发生于第19和21号外显子上,以东亚地区、非吸烟者、女性、腺癌患者居多。然而有关肺腺癌的组织学亚分型是否与EGFR突变之间存在关联,以及与预后的关系如何却少有报道。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病理特征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探讨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肺腺癌各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行肺部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腺癌的633例肺癌患者,采用PCR-ARMS检测法对其手术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EGFR基因片段扩增、测序,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 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显示,EGFR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是56.9%,主要以第19号外显子的核苷酸缺失突变和第21号外显子碱基置换的L858R点突变为主。EGFR在肺腺癌各组织学亚型:微小浸润性、伏壁状、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实体状、浸润性黏液腺癌中的突变率分别为68.8%、77.1%、60.7%、61.0%、81.8%、30.0%、22.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中占71.2%,在男性中占42.8%(P<0.05);吸烟患者中占38.7%,不吸烟患者中占67.2%(P<0.05);肿瘤直径平均2.7±1.4cm(P<0.05);TNM分期方面,Ⅰ期患者占61.8%,Ⅱ期患者占44.0%,Ⅲ期患者占53.8%,Ⅳ期患者占50.0%(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资料还显示,EGFR基因突变在胸膜受侵的患者中占60.5%,未受侵患者中占53.3%(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占52.5%,无转移患者中占59.2%;患者平均年龄为59.2±8.6岁(P>0.05);以上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一年累计生存率(OS)为95.3%,未突变患者的一年累计生存率为91.4%,Log Rank显著性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GFR突变对肺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肺腺癌各组织学亚型:微小浸润性、伏壁状、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实体状、浸润性黏液腺癌的一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7.7%、94.3%、96.0%、72.7%、88.5%、90.9%(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一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女性患者95.8%、男性91.1%;有吸烟史者90.7%、无吸烟史者95.3%;肿瘤直径小于3cm者96.1%、大于等于3cm者90.7%;有淋巴结转移者89.4%、无转移者95.8%;临床分期Ⅰ期患者为96.4%、Ⅱ期患者为96.0%,Ⅲ期患者为86.7%,Ⅳ期患者为77.8%;(均P<0.01)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肺腺癌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史、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GFR突变、病理组织学亚分型有关。而年龄、是否胸膜受侵、手术方式和是否靶向治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与肺癌预后不相关。根据K-M生存曲线将肺腺癌各亚型分为三组:(1)微小浸润性腺癌、伏壁状腺癌;(2)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3)微乳头状腺癌、实体状腺癌;分别代表低、中、高危险组进入包括EGFR突变、性别、吸烟史、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在内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吸烟史(P<0.01)、肿瘤大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肺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不吸烟、肿瘤较小、肿瘤分期较早、腺癌患者中居多;在微乳头状、伏壁状、乳头状、腺泡状腺癌中更易发生突变,而在浸润性黏液和以实体为主的腺癌中则较少发生。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的年龄、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胸膜受侵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 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一年累计生存率高于未突变者,但并不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EGFR突变发生率较高的伏壁生长方式为主的肺腺癌患者拥有较高的生存率;EGFR突变发生率较低的以实体成分为主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而EGFR突变率较高的微乳头状肺腺癌患者预后极差;提示EGFR突变在不同类型肺腺癌中存在不同的突变机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加深对平山病的MRI表现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证实为平山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常规仰卧位和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及生物反馈治疗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9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及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每次2
肺癌是目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而且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晚期,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以含铂两药联合化疗为标准方案
胃癌是胃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是人类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据2011年统计,胃癌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死亡率的第3位,由此可见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
提出浦东交警GIS系统的结构框架,并为探讨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开发了一系统演示版。系统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二维平面地图、影像图及三维主干道模拟场景图相结合的图文并茂的可视
由于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绝对水平的低下,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农村贫困户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又主要来自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家庭经营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且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LncRNA通过: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表观遗传水平调控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