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口服感染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状病毒是一类特异性感染昆虫的病原体,目前已成功开发为外源蛋白表达载体,基因治疗载体以及生物杀虫剂。在杆状病毒的感染生活史中,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毒粒子:出芽型病毒粒子BV(Budded Virus)和包埋型病毒粒子ODV(Occlusion-derived Virus)。BVs介导了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最终建立虫体的系统感染。而ODVs在碱性中肠环境中从包涵体中释放后介导中肠柱状上皮细胞的感染。已知,ODV入侵中肠上皮细胞的早期事件是由口服感染因子PIFs(per osinfectivity factors)介导的。然而口服感染相关因子及ODV特异性的囊膜蛋白的确切功能尚不特别明确。本论文对ODV特异性囊膜蛋白P74,PIF4(HA85)及HA72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揭示杆状病毒口服感染的分子机制。  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做了详细介绍。包括杆状病毒简介,口服感染研究及HearNPV相关研究等。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AcM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nucleopolyhedrovirus)中,ODV结合蛋白P74,经过了两次剪切事件。第一次由OBs(Occlusion Bodies)内源性的蛋白酶在裂解释放过程中剪切,然而剪切位点并未鉴定。第二次经由中肠中的胰蛋白酶剪切,发生在氨基酸区域R195/R196/R199。第二章中我们发现不同于AcMNPV,HearNPV(Helicovepa armigera singlenucleopolyhedrovius) P74的第一次剪切发生在细胞系中蛋白质翻译后,并且这一剪切不依赖ODV裂解释放过程中的内源性蛋白酶。此次剪切产生了两条分子量大小相当不以二硫键连接的亚单位。基于剪切下来的条带的大小,此次剪切可能发生在P74的中间R/K富集区域,这一区域在亲缘关系较远的NVs和SGHVs中也较为保守。随后,为分析此处的剪切位点,构建了一系列的点突变重组病毒。口服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单点和多点突变的重组病毒均使得口服感染的能力显著降低,且四点突变的重组病毒R334Q/R339Q/R344Q/R347Q消除了P74在此处的剪切。另外,我们还构建了可能的第二个剪切位点突变的重组病毒R220Q/R221Q/R224Q,生测表明,这一区域对口服感染是必需的。以上结果表明,虽然AcMNPV和HearNPV的P74第一次剪切发生的时间不同,但剪切位点在两种病毒中都是保守的。章节最后整合了P74剪切的模式图。  第三章,我们探究了HearNPV ORF85的功能,尤其是其在口服感染中的作用及与其他PIF蛋白的相互作用。HA85是AcMNPV口服感染因子PIF4(AC96)的同源物。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ha85的缺失导致口服感染能力完全丧失。Western Blot及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表明HearNPV PIF1,PIF2及PIF3形成稳定复合物。虽然Western Blot和Co-IP并未发现HA85与PIF复合物有关联,然而进一步分析揭示ha85缺失导致PIF复合物不能正确组装。Y2H分析进一步显示HA85同P74,PIF1,PIF2及PIF3之间的相互作用。总而言之,HA85定义为HearNPV的口服感染因子PIF4,并通过与其他PIF蛋白的相互作用参与了HearNPV PIF复合体的形成。  第四章对核心基因HearNPV ha72(同源物为ac78)进行了鉴定。通过其转录时相和表达时相分析发现,ha72为晚期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感染过程中亚细胞定位于核膜环带区。生物信息学分析学分析发现HA72在N端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IPLKL基序,在C端存在一个FRF(fumarate reductase flavoprotein)C端基序,后者可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实验发现,ha72的缺失使得转染细胞不能产生感染性BVs,表明其对BV的产生是必需的;且对病毒DNA的复制没有影响。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ha72缺失的Bacmid转染的细胞中,能形成正常形态的ODVs,然而却不能包装至包涵体,即形成了空的多角体,此现象表明HA72参与了ODV的包埋过程。另外IPLKL基序突变的重组病毒表明第22位赖氨酸对HA72发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K22E的突变导致感染性病毒粒子BVs产量下降,ODVs包埋受阻。研究还发现HA72同P33的相互作用。P33是已被鉴定的杆状病毒巯基氧化酶,与病毒的形态发生相关。我们推测此两种蛋白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形成复合体发挥功能。上述研究表明HA72在病毒生活史中是必需的,参与感染性BV的产生及ODV的包埋,同时,还可能同P33的相互作用而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如前所述,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A72 C端存在FRF基序,然而其功能并不清楚。第五章中,通过同源建模发现HA72 C端与血红素氧合酶同源,并预测了HA72的3D结构,以及C端基序中可能与底物结合的五个氨基酸位点:L87,Y91,V94,I95,E98。通过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上述五个氨基酸位点分别突变为丙氨酸(A)的重组病毒。转染和感染表明,所有点突变病毒均能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BVs。然而病毒产生动力学曲线分析发现突变体Y91A,V94A,I95A,E98A导致BVs产量下降约十倍。另外,透射电镜观察及免疫荧光定位分析发现五个点突变重组病毒都不影响核多角体病毒OBs的形态发生及HA72在感染性细胞中的定位。  论文的最后一章对本文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现今信息传输交换十分频繁,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须。近年来,登录上网的人数成倍增长。然而,采用何种方式使用户终端连接到最近的宽带网络,成为Internet普及的难点之一
学位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大气CO2浓度增加,淡水资源的减少,使得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衡量碳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利益。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养分循环和水分循环等关键过程,而这些过程改变将影响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从而影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哺乳动物引起并经按蚊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疟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在脊椎动物和按蚊两种宿主交替寄生发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疟原虫有性阶段发育起始于配子体,且配子体是疟原虫从脊椎动物宿主向按蚊传播的唯一和必要细胞阶段。疟原虫有性阶段的发生发育是目前疟原虫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在红细胞阶段疟原虫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形成比例低(低于0.1%),单性别配子体难以独立分离和收集,限制了
学位
雷达、无线通信等电子设备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主要传输介质是地球上空大气。而大气的折射率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这必将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折射
日本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脑炎疾病,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有30000~50000人感染,引起10000~15000人死亡。JEV属于黄
本研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选取地处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的伏牛山脉作为研究区域,随纬度梯度的变化选取卢氏、白云山和宝天曼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树木年轮学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经典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中的SMI和CMA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推广到二维平面阵列天线中,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使其满足某些固定要求。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YABBY为一个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水稻中共鉴定到8个YABBY基因,本研究以OsYABBY4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研究其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具体结果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