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语言里的乡土——《马桥词典》的乡土之维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坛,韩少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术型作家,从他的文学创作来看,韩少功一直致力于乡土书写,他把笔触伸向人类灵魂和社会现实的深处,对于人性的思考、生活的理解和生命的体悟,他都以文字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一个独特的众生世界,展现了文学的深度和生命的厚度。韩少功执着于文学创作的探索,每一时期所呈现的文学作品,总是如主角般站在文坛的舞台中央,出现在闪光灯的聚焦处,并且倍受瞩目。这些作品引起学术界持续的关注,但大多数评论和研究都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即寻根时期作品的精神探求以及《马桥词典》等作品的文体探因,而对于韩少功或是乡土作家或是知青作家的写作身份都简言代之,对其作品“乡土性”的研究也并不突出,尤其是系统论述《马桥词典》的“乡土性”研究更是鲜见。本文汲取了以往学术研究的经验,从“乡土性”来把握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这部经典之作,并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本论文分析乡土这一重要文学母题的发展脉络,从中理清带有鲜明“乡土性”作品的文脉流变,由此引出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活在语言里的乡土,并进一步阐释其对民族和文化之根的重新领悟。其次,本论文通过对知青身份的再认识,论述“第二故乡”的多维视角,通过对人物形象横纵坐标的深层次对比和分析,来表现对乡土独特的认知和书写,并将“乡土”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阐释乡土浸润里的语言和语言诉说下的乡土。最后,本论文将分析韩少功乡土书写的主题构建,将互文性理论引入《马桥词典》的研究,并论述其经典性的特征。  本论文把“乡土性”作为论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挖掘《马桥词典》的文本内蕴,并与韩少功的整体创作联系起来,以此来探求韩少功在乡土作品中寄予独特的关注和思考。韩少功理性的思辨及《马桥词典》经典性的特征,这也是我研究韩少功及其作品最重要的原因。  
其他文献
明清易代,投影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不仅是身份的变迁,更是心灵的蜕变。他们生活于“新朝”,而心念旧朝,彰显人格的同时,呈现出情感的失衡。张岱以另一种人格挺立诠释和亲证了遗民的精
小毛的父母都是近视眼,所以父母一直担心已经3岁的小毛是否会近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查出的结果是3岁的小毛的眼睛現在既不近视也不远视。  小毛现在虽然不近视,但是存在着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3岁左右的孩子,正常的话应该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远视,大概在200度以内。随着孩子眼睛的发育,逐渐会从生理性远视过渡为正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视眼。3岁的小毛本身就有一部分家长近视的遗传因素,否则3岁的孩子验光的
期刊
不良情绪抑制胰岛素分泌rn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愤怒、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
期刊
本文以《礼拜六》、《红杂志》、《紫罗兰》为中心,对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上海书写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阐释一、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转型和二十年代文人
近视是我国青少年高发疾病之一,在小学中戴眼镜的孩子比比皆是,在大学课堂几乎找不到几个没戴眼镜的学生——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的近视如此高发?另外,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是否意味着将来一辈子都要戴眼镜呢?  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除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外,大部分是由用眼过度造成。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户外活动很多,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远眺,眼睛因此也得以放松和休息。而如今孩子的娱乐空间多
期刊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在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诗歌的基础上,在诗歌中蕴含了深沉的爱国思想。饮食诗是陆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游现存9000余首诗中,饮食诗有30
明末,满族入侵带来的民族矛盾迅速压倒明朝内部的阶级矛盾,成为一切社会矛盾之首。葛芝作为明遗民中的一员,其生命基调在此背景之下天然地呈现出既悲且壮的色彩。在强烈民族
被誉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的池莉,自亮相文坛之初,就以独特的个性写作的姿态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并持续走红,形成了独特的“池莉现象”。分析池莉小说的价值取向及其成因,对揭示
池莉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写作,但作品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直到1987年,池莉发表了中篇《烦恼人生》之后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总
老花 视疲劳,很伤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解释,老花眼,即老视是自然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因衰老弹性下降,逐渐硬化,眼球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也逐渐下降,使看近处物体的清晰度愈来愈低。大部分正常视力的人从45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花眼,在近距离阅读时困难。症状会随年龄增大而逐年加深,大约每3至5年增加50度,一般人到60岁左右就变化不大了,保持在300度左右。  仍在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