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78年改革开放实施之后,出口、投资以及消费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消费对经济健康增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越来越强,消费却是变化不大。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储蓄率很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消费一直比较疲软,并且每年都会下降。虽然政府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越来越重视,颁布诸多政策使消费体制改革得到推进,但是居民消费一直低迷,大大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当前阶段,居民的消费需求依然疲软,并且居民会选择储蓄来抵抗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种不确定风险。作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消费水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物价水平、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福利政策等,社会养老保障也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的逐渐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之间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矛盾,作为社会政策之一的完善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会对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够变得更加成熟。而在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会越来越重视居民的养老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能否合理地处理居民的养老问题会影响到居民当期的储蓄量与消费量。养老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完善对居民老年之后生活的消费预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养老保险制度对消费的影响进行研究,会帮助我们发现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各种问题。因此,研究养老保险对消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提升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众多国内外学者均对其有所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前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2005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以生命周期模型为理论框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养老保险对消费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但是养老保险制度已然对消费有正向的积极影响。这说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走向正轨,开始对消费产生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相对较低;同时还发现,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更希望将养老保险所带来的收入花费在高层次的消费品上,诸如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以及住房,而食品衣着这类最基本生活用品已不需要再由养老保险支出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