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伊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也吸引着人们对于西部山地纪录片的关注来。在这部纪录片中,溢着惟美透着阳刚,还有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自信和风范在其中。从艺术追求和创作方面而言,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表现手段,通过一座山脉来探索和联系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关系。让观众在接受山地之美心灵冲击的同时,更是从心理上得到一种平衡,一种涵盖历史、人文、自然美的享受。从人类艺术领域的角度来看,应该说美感享受是判断和衡量艺术作品优劣、高低的关键所在。自从中国纪录片1985年问世以来,这些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的态势来。相对于京派、海派纪录片的发展而言,西部山地纪录片的审美创作活动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内容。这种创作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电视艺术的创作群体融合各种美学元素,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屏幕表达和创造的过程。无论是画面还是内容,我们从中都可以感觉到西部主体精神的体现。作为纪录片的工作者,一定程度上又是体验者、见证人。人们通过自己的深入挖掘,使受众通过画面和思想体验到西部山地纪录片纪实之美的魅力所在。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行为,西部山地纪录片是一种纪实功用很强的载体。其独特的原生态的纪实形式,较强的本土化特征,都能够使观众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和深入表现社会。正是由于这种真实纪录生活、浓缩生活的特点,西部山地纪录片之美才可以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究其本质却是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美学风情神韵所至。从美学追求方面理解,西部山地纪录片更多是融合了那种浓厚、质朴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创造意识,进而表现为更富张力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手法与传统美学的情理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与受众的精神指向形成了受传双方的情感上的互动。西部山地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中尤为独特的表现形式,是有着自己特殊的意义的。因为它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美,其美学特性主要从内容的影视美感、影视的社会学美感,以及内容的生态美感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地呈现。这种空间让人感觉似乎与美学特性没有任何关联,但实际上却是融入了环境的整体观,在整个作品中,表现出的主要是生命过程原则、生命运动原则、生命情感原则以及对影视文化的渗透。一部好的西部山地纪录片首先要选择适合表现的故事题材,其次要确定与这个题材相适应的叙述形式,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逐步建立个性化的影像风格,最终才可能创造出相应的美学意境。为此,一部优秀西部山地纪录片的产生是一个从电影的思维领域到电影的创作领域,从电影艺术的被表述层面到表述层面、从电影的艺术风格向电影的美学意境逐级提升的渐进过程。所以,西部山地纪录片的真正意义在于如何纪录人和社会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的纪录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有选择的,而不是随意的;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无效的。这些原则和要求对于挖掘纪录片的真正意义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