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观察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促进作用。方法:99例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A组),治疗组49例(B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评估,术后6周复查彩色多普勒血管彩超,比较肱动脉内径、血流量、流速、桡动脉内径、吻合口面积、头静脉内径的变化。在术前及第五周检查凝血功能进行比较。治疗组使用丹参、红花等中药外敷,术前5-7天外敷于术侧前臂,术后2周伤口拆线后外敷于前臂手术侧肢体,每次60分钟,每日1次,到术后第五周,共4周。观察组不用中药。结果:99例患者入组,其中9例血栓事件的形成,最终术后6周治疗组45例,观察组45例纳入超声数据。治疗组与观察组超声成熟率分别为77.5%(38/49)、70.0%(35/50);治疗组与观察组临床成熟率分别为81.6%(40/49)、74.0%(37/50),治疗组、观察组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内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流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流量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桡动脉内径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头静脉内径有明显差异(P<0.01)(表2);内瘘建立后,动脉及静脉均出现血管扩张,流量增加的变化;术后6周肱动脉血流量治疗组与观察组分别(1022.46±482.81)ml/min、(828.15±438.85)ml/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内径、流速,桡动脉内径,吻合口大小,头静脉内径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五周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外敷可以提高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
其他文献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和单克隆抗体结合的一种肿瘤靶向治疗模态。RIT研究至今已50多年,近期越来越多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文主要针对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作为重要的成体干细胞之一,免疫原性低,在体内能够向肿瘤迁移、定位,并整合入肿瘤的结缔组织中。干细胞治疗是目前正在探索的
铁路客运专线对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传统定位工艺常因地脚螺栓预埋不准确而造成返工。以新建通辽站—新民北站客运专线TLSG-1标段项目为依托,提出双定位卡盘加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融合,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把握
分别采用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标样和油样脂肪酸组分进行分离,探索了色谱柱流速、分流比和程序升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已知CD-2560色谱柱对37种脂肪
目的优化培门冬酰胺酶(PEG-ASP)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应用,减少副反应,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份以后接受PEG-ASP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定期检测患儿门冬酰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随机分为四组:A-恩度组、B-多西他赛组、C-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无药物干预的对
女企业家职业生涯规划是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发展计划和其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探讨女企业家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其所经营的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女企业家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细胞抑制因子,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体外大量表达可溶性IL-24蛋白的方法,并且IL-2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师生共同创建物理情景,构建知识图谱,并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