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联合犀角(水牛角)地黄汤防治脑型疟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证实凉血散血法的代表方犀角(水牛角)地黄汤联合青蒿琥酯对ECM小鼠的脑型疟有改善作用;2、基于CM中炎症机制与中医的血热证的相似性以及血管堵塞机制与血瘀证的相似性,将犀角地黄汤拆分为由水牛角、生地黄组成的凉血组与赤芍、丹皮组成的散血组,凉血组对应炎症机制,散血组对应血管堵塞机制,观察拆分组对相应的机制的指标有无干预作用以及对ECM小鼠的症状有无改善作用。方法:84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Z组)、模型组(M组)、青蒿琥酯组(Q组)、凉血散血组(X组)凉血组(L组)、散血组(S组)。凉血散血组采用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凉血组采用犀角地黄汤中的生地与水牛角,散血组采用犀角地黄汤中的赤芍与丹皮,从感染后第2天开始,除正常组与模型组外,每组腹腔按25mg/kg的浓度注射青蒿琥酯,后三组按照分组灌胃给药0.2ml,每日给药一次,观察感染率、与RMCBS评分(小鼠昏迷及行为量表),生存率,于感染第7天每组选取9只,取6只摘眼球取血,并取脑组织。以炎症机制中的趋化因子cxcl9、cxcl10以及炎症因子IFN—γ、IL-10、IL-6、TNF-α作为凉血法的主要观察指标,以血管堵塞机制中的重要红细胞黏附受体CD36、TSP-1、TSP-2、作为散血法的主要观察指标,并观测各组脑连接蛋白ZO-1 occludin以及参与两种机制中的ICAM-1、VCAM-1黏附因子的表达情况,3只做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RMCBS与生存率、感染率结果:青蒿琥酯组、凉血散血组以及其拆解组合与模型组相比,均能降低ECM小鼠的感染率,延长生存时间与提高RMCBS评分,凉血散血组的ECM小鼠在第11天的RMCBS评分高于青蒿琥酯组(P<0.05)。2、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接种后第7天取材脑组织,模型组的脑组织中炎性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青蒿琥酯组、凉血散血组以及其拆解组合(P<0.05)。凉血散血组的脑组织中炎性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与青蒿琥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正常组的脑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凉血散血组以及其拆解组合(P<0.05),说明其余各组的密连接蛋白ZO-1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凉血散血组的Z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青蒿琥酯组与模型组(P<0.05)。4、ELisa检测结果:模型组血液中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青蒿琥酯组、凉血散血组及其拆分组合显著增高(P<0.05),青蒿琥酯组与凉血散血组以及拆分组与正常组间未形成明显的差异。结论:1、青蒿琥酯对于炎性机制中的趋化因子cxcl9、cxcl10以及炎性因子IFN-γ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2、犀角地黄汤联合青蒿琥酯的凉血散血组可有效抑制促炎因子IFN-γ的表达,抑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青蒿琥酯。且犀角地黄汤联合青蒿琥酯对于脑紧密连接蛋白ZO-1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关于凉血组与散血组的拆分,根据本实验的观察,拆分组的疗效并不明显优于青蒿琥酯组,对于相对应的机制未观察到特殊的调节作用,犀角地黄汤作为凉血散血法的代表方,方中诸药作为是联动互因的整体,拆分后反而会减弱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多种数据库的信息挖掘及分析,得到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同时对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进行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及对应药物靶点的筛选,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相应靶点进行基因名称标准化注释。通过对Gene Cards数据库的检索得到帕
目的:通过测量股骨头坏死后外侧柱与前外侧柱(后简称(前)外侧柱)完整性的相关指标,量化研究股骨头(前)外侧柱完整性与腓骨支撑手术塌陷防治疗效的关系,为股骨头坏死微观辨证论治提供新的量化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腓骨支撑保髋手术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3例(65髋)。通过测量术前反映股骨头(前)外侧柱完整性的相关指标,包括外侧股骨头指
目的:通过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6周早期康复的患者患肩局部运用自拟痛舒散熏蒸,观察自拟痛舒散熏蒸对肩关节术后的疼痛、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为肩袖修补术后应用自拟痛舒散熏蒸以消肿止痛、活血祛瘀、通利关节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在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同时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治疗的特色。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肩袖修补术后6周再入院行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形式概念下的数学偏序结构图,以药物、药量、病证、症状、舌脉为属性,以具体病例为对象,系统分析并深入挖掘万晓刚教授临床应用三泻心汤的配伍规律及辨治经验,以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筛选2016-09-01至2020-06-3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38例由万晓刚教授开具使用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的患者为研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搜集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SLE-PAH患者住院资料,以探索SLE-PAH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上SLE-PAH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住院的SLE-PAH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SLE-PAH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及中
目的:通过对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 A肾病(Ig A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初步探讨及分析Ig AN系膜区补体C3沉积不同强度的中医证型、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嘉禾病历系统收集2013年8月~2020年12月本院年龄≥16周岁病理活检为原发性Ig AN且光镜下肾小球数不少于9个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基础疾病(
目的:月经后期是在妇科疾病中相对常见、多发,因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变,使之久治难愈,印度尼西亚妇女月经后期的发病率较高,多寻求印尼草药治疗、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月经后期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索现代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月经后期的优势,中药特点和用穴处方研究及证治特色,总结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月经后期的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科克兰(Cochrane)系统综述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血管性痴呆(VaD)小鼠为实验对象,选用智三针进行电针干预,通过观察智三针对VaD小鼠的认知行为学,大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结构、前额叶及海马CA1区GABA中间神经元表达以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初步探讨智三针对VaD小鼠海马-前额叶回路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80只8-10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和手术组(n=65),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
目的:基于中医“筋骨”关系,研究中青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关节与健康髋关节相比,臀中肌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探讨臀中肌形态与髋关节的骨骼结构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108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病例,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骨关节参数和臀中肌参数,如髋臼覆盖率(AHI)、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臼顶角(AI)、股骨偏心距(FO)、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HCFH)、臀中肌
目的:探讨Zero-P和PCC系统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对术后颈椎曲度的改善、维持是否存在差异。分析Zero-P和PCC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行单节段或双节段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108例手术患者,内固定装置为Zero-P或PCC系统,Zero-P组为A组(单节段A组:46例,双节段A组22例),PCC系统组为B组(单节段B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