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安乐锡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矿化与花岗岩的研究已有历史,尤其对华南地区花岗岩与锡等金属矿化的关系研究甚为深入。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的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潜力巨大,同时也是研究花岗岩与锡等金属元素成因关系的典型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黄冈-甘珠尔庙成矿带南部的安乐矿床是一个中型规模的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床。已知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板岩破碎带中,其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元素为一套高中温元素组合,但其成因机制认识不明确。本文在对安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锆石、锡石LA-ICP-MS 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微量元素研究,以探讨安乐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岩石成因、成矿机制以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建立安乐锡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模式提供证据,为该区找矿突破提供典型矿床基本数据和成矿理论支撑。本次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安乐矿床是一个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锡多金属矿床,其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石英-绿泥石-锡石-毒砂阶段(Ⅰ阶段)、石英-绿泥石-锡石-黄铜矿-毒砂-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绿泥石-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阶段)。2.安乐花岗斑岩具有较高SiO2含量(75.76%~76.67%)、FeOT/(FeOT+MgO)值(0.9~1.0)、104×Ga/Al值(3.36~4.61)、MgO(0.06%~0.07%)、TiO2(0.05%~0.06%)及P2O5含量(0.01%);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具四分组效应和明显负δEu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富集Rb、U、Ta、Nd、Hf等元素,亏损Ba、K、Sr、P、Ti等元素。以上这些特征均说明,花岗斑岩具备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特点。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值(5.09~84.34),计算获得的锆石饱和温度为808.69~815.52℃。综合分析表明安乐花岗斑岩具有高演化和低氧化程度特征,对Sn成矿极其有利。3.硫化物原位LA-ICP-MS S同位素δ34Sv-CDT值在-4.56~-3.11‰,原位Pb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介于18.230~18.348、15.520~15.661和38.022~38.497之间,S-Pb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硫化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显示黄铁矿中Co/Ni>1,说明黄铁矿为热液成因。安乐锡多金属矿床黄铜矿明显富集In,Zn,Ag,Sn,亏损Co,Ni,Ga,Ge,As,Cd,Sb,Bi,Pb等微量元素。安乐锡多金属矿床中黄铜矿高Sn含量1397×10-6,具有较低的Cd/Zn比值(0.0029~0.0071),反映了成矿流体为相对还原和高温的岩浆热液流体。4.矿体中锡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146.8±2.2Ma,表明安乐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安乐岩体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44.0±2.6Ma,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这表明,安乐矿床的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与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一致。5.安乐锡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物质为岩浆来源的金属矿床特征相似,与早白垩世高分异、低氧逸度花岗斑岩密切相关,是深部岩浆流体逐步演化的产物。结合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本次研究认为安乐锡多金属矿床是受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软流圈上涌所导致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形成的酸性侵入-次火山岩和断裂控制的。
其他文献
高锡含量的铜锡合金因具有强度高、摩擦系数低以及耐磨耐蚀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航海等高速重载领域。然而由于常规铸造下包晶相的含量少以及晶间硬脆δ相的存在使其变形能力差、塑性较低,极大的限制其应用。因此,为了提高该系列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以Cu Sn20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熔体约束流动诱导形核装置制备半固态浆料,研究制浆工艺参数(熔体处理温度、冷却通道角度和循环水流速度)对半固态浆料显微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任何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也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以"抄写、背诵、题型训练"为主要形式,这种机械性的训练和局限性的活动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实践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期刊
工业纯钛TA1具有较好的加工性、成形性、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其对热处理不敏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钛用量逐年增长,但由于钛的提取、熔炼和加工十分困难,钛生产过程成品率低,从海绵钛到成品钛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形材料损失约占总投料量的50%,钛生产及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的钛屑、边丝、锭头、锭尾、热轧板头、等外板、热轧废料等废残钛,对于钛资源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
高锰钢在强冲击以及高应力的工况下有较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和抗凿削磨损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冶金、矿山、建材、铁路等机械设备领域。高锰钢进行水韧处理后的内部组织中常形成较为粗大的碳化物,对高锰钢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提升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制备出Ti-V-Nb合金化超高锰钢,通过热处理能够对合金化超高锰钢中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进行调控,以达到改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目的。因此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铸造合金化超高锰钢
Custom 450高强度不锈钢兼备了高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塑、韧性和机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蒸汽轮机、食品加工等军民用领域。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端装备的快速发展,对该钢的异形截面的型材有了较大的需求,综合考虑了型材的成材率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现阶段一般采用热挤压的工艺方法,然而Custom 450钢具有合金含量高,导热性能差、高温变形抗力大以及成形温度区间窄等特点,给热挤压成
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热导电性能,是理想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冷却壁材料。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的高自由设计度,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成形,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但是,由于目前多数选区激光熔化设备采用红外激光器,而铜及铜合金对红外激光能量吸收率低,严重影响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铜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为了改善铜及铜合金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后的组织与性能,本文在考察粉末粒度、
QSi3-1铜合金以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轨道交通等领域。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采用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e,WAAM)技术成形QSi3-1铜合金零件,其优势表现为无需模具、制造周期短、成形效率高;与以激光为热源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相比,该技术的主要优势不仅表现为成形效率高、成形大尺寸零件不明显增加设
钛及钛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优良,生物相容性好,被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医学、体育等领域。但其硬度低、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差的特点限制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表面改性技术是一种改善钛及钛合金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固体粉末渗法由于具有操作方便,工艺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本文以TA2工业纯钛作为基体,采用单渗硼、单渗铝以及硼-铝复合渗的工艺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表面处理温度对渗层组织与性能
现代的铜冶炼工艺主要以火法为主,其主要工艺为熔炼-吹炼两个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对铜需求量的逐渐增加,高品位的铜精矿日益减少。我国面临着高品位铜矿匮乏的状态,其可开采的铜矿品位降到了0.2%,冶炼厂面临的原料将是杂质含量越来越高的铜精矿,降低渣含铜是目前大多数铜冶炼厂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云南某冶炼公司产生的铜电炉缓冷渣和铜转炉渣作为实验原料,开展了不同组分和添加添加剂条件下降低铜电炉缓冷渣渣粘度和渣上层
滇南岩脚铅锌矿床位于西南“三江”造山带兰坪-思茅中-新生代盆地之思茅盆地南端,是近年新勘查发现的一个中型砂泥岩容矿型铅锌矿床,其赋矿围岩被划定为中侏罗统-下白垩统。通过对岩脚矿区岩芯的详细地质编录,在该矿区中侏罗统和平乡组地层中发现大量不同类型、规模和期次的软沉积变形构造(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ers/SSDs),并显示与铅锌矿(化)体密切的共(伴)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