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全球商品价格、利率及汇率的剧烈变动,促使企业产生了避险的动机和需求。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在金融市场放松监管的作用下,金融创新不断发展,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品发展迅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对使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的金融危机激起了人们对衍生品褒贬不一的争论。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衍生品市场带来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再一次让我们深入思考我国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衍生品的运用的财务效应。本文首先对企业使用衍生品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其次,对企业运用衍生品产生的财务效应进行了阐述。接着,本文以2007-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金属非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年报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实证研究衍生品运用产生的财务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公司数量较少,且衍生品的运用规模也不高。(2)中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会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运用衍生品的公司负债水平比不运用的公司高;公司运用衍生品的规模越大,其负债水平越高。(3)中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运用衍生品的公司分配的股利比不运用的公司多;公司运用衍生品的规模越大,其分配的股利越多。最后,本文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在以下方面对已有的文献做出了贡献:(1)不同的研究角度。本文从企业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衍生品的运用产生的财务效应。在我国,对企业财务效应相关研究较多地集中在融资结构、资产重组、股份回购等方面。目前我国的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相关的会计制度才刚刚出台,也有待完善。国内缺乏衍生品运用产生的财务效应研究。(2)研究对象的拓展。目前在我国只有陈炜、沈群等(2008)对我国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行业的39家上市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111个可观察样本进行了研究,其研究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中的商品期货,只使用了一个虚拟变量,即是否使用期货,并不能定量说明衍生品运用的企业财务效应影响。本文对金属非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涵盖了商品期货、汇率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另外本文将衍生品的运用规模作为变量纳入模型,研究其产生的财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