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创新宽度、深度、力度、速度持续加大加快的今天,创新学校教育也因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而更加迫切。学校教育创新启动作为整个创新过程的起点,其对创新成功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第一,中小学教育创新启动的动力结构是怎样的?第二,创新启动的主体结构是怎样的?第三,创新启动的切入点及其来源如何?第四,学校教育创新启动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启动的典型规律性特征是什么?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和信息。对于问卷,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为主的统计分析。对于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取的资料和信息,采取五步骤分析法进行分析。
本文在借鉴企业创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创新启动现状,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
第一,学校教育创新启动机制的实质在于:创新主体(吸引子)在强大且有力度、有速度的动力结构的激发和推动下,学习、搜寻、选择有自身特色的资源结构,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完成资源配置,将资源的影响力作用于切入点上,完成资源的价值增值(创新)。
第二,对学校教育创新的认识呈现出“高了解、中定位、中期盼”特征;对创新切入点的认识呈现出“软硬兼顾,偏于软件”特征;切入点来源渠道“多元化”以及切入点选择的“现实困境导向”;“生存(主导)和发展追求”始终是学校启动创新的目的综合体;“系统(程序)性创新”和“随机性创新”是学校教育创新启动的主要模式。
第三,在学校教育创新启动的动力结构问题上,呈现出“多元互动”的特征。不同级别、不同区域、不同传统、不同地域的学校在动力结构上的差异是显著的,但学校自身内部需求激发力量正成为自觉和主动。
第四,在学校教育创新启动的主体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分层、组合”的特征。创新启动过程中起着关键引领作用的主体是校长及其管理体、教育行政部门,而教师、学生及家长、社区等在这个启动过程中更多的是自愿或裹挟参加的参与者。这罩的自愿或裹挟是从平等自由人的主动权把握的角度说的。
第五,学校教育创新启动是内、外动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教育机制是启动的内动力,社会需要、教育需求形成启动的外动力。各参与主体能否、能在“多大程度”作为启动主体取决于教育机制的“完备程度”。各主体在学校教育创新启动中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结构(资源数量、质量)以及对这些资源的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