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脑出血发生后,除机械性创伤外,炎症、水肿等继发性损伤,在脑出血的预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脑出血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脑出血事发突然,进展迅速,虽然发病率低于脑梗死,但致死致残率较高,积极寻找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多酚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可可、绿茶、葡萄、红酒中的天然化合物,有包括黄酮类在内的几种不同的类型。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含有多酚类物质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从而对于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入众多专家、学者的视线。在神经系统方面,黄酮类不仅具有抗氧化、螯合铁离子的作用,还具有降低神经元脆性、增加残存神经元功能、诱导神经元再生等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口服富含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的聚集,增强机体对其清除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在众多多酚类物质中,单体类黄烷醇——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主要存在于可可、绿茶中,最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研究表明,表儿茶素在小鼠脑梗死或脑出血后可通过Nrf2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脑组织。但EC是否能在脑出血大鼠身上发挥同样的保护作用,以及除了抗氧化、抗自由损伤外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尚未见报道。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我们设计了该实验,旨在研究表儿茶素对脑出血后血肿体积、脑水肿、炎症反应及脑白质损伤等方面的影响,探索其在脑出血方面的应用价值,积极寻找脑出血有效的治疗办法,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手术组(Vehicle-ICH组)和药物处理组(EC-ICH组)。EC-ICH组预先用表儿茶素45mg/(kg×d)连续灌胃7d,然后与Vehicle-ICH组一起采用胶原酶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sham组在同一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脑出血后1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为零,或者意识不清、昏迷大鼠认为造模不合格,弃之不用,由重新成功造模大鼠进行填补,并对合格大鼠造模后的1d,3d,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造模后1d,3d,7d对大鼠进行磁共振检查,观察并记录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程度;在造模后28d观察并记录大鼠脑白质损伤情况;在造模后4h,1d,3d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种小胶质细胞(M1,M2)的数量变化情况;在造模后1d,3d通过伊文思蓝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检测白蛋白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情况;在造模后1d,3d,7d用q RT-PCR技术检测IL-4,IL-1β,IL-10,IL-6,TNF-α,TGF-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EC-IC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Vehicle-ICH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快。2、EC-ICH 1d组血肿体积(27.51±2.29mm3)明显小于Vehicle-ICH 1d组(44.49±1.78mm3),EC-ICH 3d组血肿体积(17.58±1.99 mm3)明显小于Vehicle-ICH 3d组(29.35±2.29mm3),P均<0.05。3、伊文思蓝染色结果表明,3d时EC-ICH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明显少于Vehicle-ICH组;同样,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蛋白,EC-ICH组脑组织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小于Vehicle-ICH组,P<0.05。4、脑出血发生后4h即已检测到极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M1,M2。M1在脑出血后1d开始升高,3d达高峰,M2在脑出血4h时短暂升高;大鼠脑出血前预先应用EC后,EC-ICH组M1数量在4d、1d、3d时均少于Vehicle-ICH组(P<0.05);而4h时EC-ICH组M2数量高于Vehicle-ICH组(P<0.05)。5、q RT-PCR结果显示,IL-1β、IL-6、TNF-α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IL-4、IL-10、TGF-βm RNA表达量等炎症因子明显升高。6、脑白质损伤结果显示,脑出血后28d EC-ICH组脑白质明显恢复。结论1、表儿茶素预应用能够抑制早期血肿的扩大,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表儿茶素预应用能够减轻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降低脑组织水肿程度;3、表儿茶素预应用能够抑制脑出血后早期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4、表儿茶素预应用能够下调IL-1β,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IL-4,IL-10,TGF-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炎症反应;5、表儿茶素预应用能够改善脑出血后期脑白质损伤情况,改善远期预后。